明证法师:明证法师给初学者的修学建议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39.html
明证法师:明证法师给初学者的修学建议 明证法师给初学者的修学建议 09-11-10 初学者如何修行 一、初学者首在建立对佛法的信心: 佛法中有十一个善法,是心所法之一。晋《华严经·六》曰:“信为道元功德母,增长一切诸善法,除灭一切诸疑惑,示现开发无上道”。《菩萨本业经·下》曰:“若一切众生,初入三宝...

明证法师:佛法初识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0.html
明证法师:佛法初识 佛法初识 明证法师讲解 元渊记录整理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阿弥陀佛!南无:读作“拿摩”,皈依的意思。 偈:读作“记”,也叫颂,或偈颂,是一种类似于诗的体裁,一般四句为一偈,每句字数固定,有四字、五字、六字...

明证法师:佛说戒消灾经(明证顺意)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1.html
明证法师:佛说戒消灾经(明证顺意) 佛说戒消灾经(明证顺意) 吴月支优婆塞支谦译 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尔时有一县。皆奉行佛五戒十善。一县界无酿酒者。中有大姓家子。欲远贾贩。临行父母语其子言。汝勤持五戒奉行十善。慎莫饮酒犯佛重戒。受教而行往到他国。 阿难听佛这样说:当时佛在舍卫国,那时舍卫国有一个...

明证法师:明证的妄想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2.html
明证法师:明证的妄想 明证的妄想 刚才我批注完慧修的日记之后,因为没有什么可批注的,突然打了一个妄想。 有一块金子,被人做成了屎橛的形状。 人见了问它:你是屎橛吗?答:是。 有人问:你是金子吗?答:是。 又有人问:你既是屎橛又是金子吗?答:是。 问:那怎么可能呢? 答:怎么不可能呢?我就是这样啊! ...

明证法师:基础佛法修学的次第与方法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3.html
明证法师:基础佛法修学的次第与方法 基础佛法修学的次第与方法 明证法师  我常说修行者应该明确四个大问题,即方向、道路、次第、方法。方向者,修出世间法,而非修世间法。出世间法者,解脱与成佛。道路者,走大乘成佛之道,而不走小乘个人解脱之路。次第与方法,是今天要讲的主要内容。 大乘佛法的修学为十信、十住...

明证法师:我的学佛经历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4.html
明证法师:我的学佛经历 我的学佛经历 柏林禅寺 明证法师 谢谢大家给我这样一个机会来向各位汇报一下我的学佛经历。我所要讲的每一件事都是真实的,虽然它们不可能全面地反映实际情况,但我的体会确实是我对生活之路的反思。 苦恼人生 我是个烦恼障重的人,从小家庭生活就非常不幸。我的母亲共生了十个孩子,我是老二...

明证法师:授八关斋戒仪轨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5.html
明证法师:授八关斋戒仪轨 授八关斋戒仪轨(兴固寺)        【明证2011年9月17日河北邢台平乡兴固寺整理】 第一、请师     凡有发心欲受八戒者,于清旦时,往诣伽蓝(寺院)。知客师先将彼等至维那引礼师所,通知求戒。维那即为预启授戒和尚,和尚悦允后,疾敷法座,供列香花,请佛先登。二引礼鸣手...

明证法师:《三宝歌》的意义--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6.html
明证法师:《三宝歌》的意义--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的开示 《三宝歌》的意义 在第十八届生活禅夏令营的开示 明证法师     ( 2011年7月19日下午于柏林禅寺文殊阁) 主持人:我们很荣幸地请到柏林禅寺资格非常老的监院,明证法师,为我们讲解《三宝歌》的意义,下面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明证法师。 明...

明证法师:佛法初识(九)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7.html
明证法师:佛法初识(九) 佛法初识(九) ○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过去、现在、未来诸佛,也都是依照这个般若波罗蜜多(智慧到彼岸)的方法,成就无上正等正觉的。这意思就是说,只有圆满具足了一切种智,才能算是成佛了。 可是一切种智的修证,要有别相智做进修的基础;而般若别相智的...

明证法师:佛法初识(八)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48.html
明证法师:佛法初识(八) 佛法初识(八) 四加行,也叫四善根: 佛法中之加行者,谓“伏、除”二取,证得暖法、顶法、忍法、世第一法。此四法,总名“顺抉择分”。这是一切种智中所立见道位之前,为求大乘见道而建立之法,于唯识五位中,名为加行位所证之四种法。 这四种法,是大乘行者,于外门修学六波罗蜜多、广修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