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戒与犯戒

https://jsl.com.cm/html/view/2346.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持戒与犯戒 戒,梵语‘尸罗’,《大智度论》卷十三说:‘尸罗,此言性善,好行善道,不自放逸,是名尸罗。或受戒行善,或无受戒行善,皆名尸罗。’由此可知,戒是善法的初基,善法的依止处。受持戒法是信仰的实践,佛陀于遗教中告诫弟子们当以戒为师,经典中也常以各种譬喻来说明‘戒’的重要性。...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https://jsl.com.cm/html/view/602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持戒念佛,父母也得利益   无论出家在家,念佛求往生,必须孝养其父母。尤其出家众,发心长养父母之慧命,是为大孝。孝养父母,有其道理,应该劝父母持戒念佛;如果仅仅供养父母衣食,不能算孝。  因为孝有四种,总说起来,于父母有利益,称为孝。利益就分四种了。第一种,现前得益,后世不得...

宣化上人:持戒清净,身上就会放出香味来

https://jsl.com.cm/html/view/738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持戒清净,身上就会放出香味来   鼻根功德  宣化上人慈悲开示:  “复次常精进!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是经,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成就八百鼻功德。”  “复次常精进”:释迦牟尼佛又说,我再跟你讲一讲,常精进菩萨!  “若善男子、善女人”:假使世间上,有修五戒...

信因果、忏悔、持戒才能够消灾

https://jsl.com.cm/html/view/8666.html
信因果、忏悔、持戒才能够消灾   消灾,你就要信因果、要忏悔、要持戒才能够消灾;要祈福,祈福,你就要布施、要慈悲,所以佛教里面要达到这个果,我们要制造这个因才可以,才能够圆满。所以希望各位要常常这样来思惟,所以我的习惯是,看人家在拜拜,我都不会排斥,不管是天主教、道教,这个人做法官、做议长、做黑道的...

持戒的典范

https://jsl.com.cm/html/view/8828.html
持戒的典范   我们曾经在法会中讲过《佛说斋戒经》。这是佛为了韦耶夫人诚心求戒而说的。受持斋戒的功德相当殊胜,但大家求戒的动机必须正确,不可以人来了,心里还惦记着家庭事业,或想着斋戒一结束要如何享乐,甚至希求来生的福报,这种心态称为「牧牛斋」,像放牛的人一样,一心一意只挂念明天的水草,除此之外,再也...

持戒的重要性 搞邪淫后果很严重

https://jsl.com.cm/html/view/9257.html
持戒的重要性 搞邪淫后果很严重   ...

持戒四关

https://jsl.com.cm/html/view/10991.html
持戒四关 持戒四关   出家是为了离苦得乐、究竟成佛。要成佛就要净除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圆满福智二资粮,这就要从持戒开始。戒是“轨成出离之道”,是定慧之基。但要持好戒,有四个难关,分别是物欲、情执、名利和邪见,我们必须先认识清楚,然后一关关去突破。   第一关、物欲   刚刚出家的时候,我们可能...

达真堪布:受戒、持戒以后,心有没有变柔软

https://jsl.com.cm/html/view/12642.html
达真堪布:受戒、持戒以后,心有没有变柔软   受戒、持戒以后,心高没高变柔软?这些烦恼,有没有减轻?若是没有,就不叫持戒。戒是净,心若是没有变清净,没有变柔软,贪心等烦恼没有减轻,表面上再清净也没有多大意义,持戒的功德不会达到圆满。  持戒中,心变得柔软是最殊胜的。我们受持了很多戒律,像居士戒、菩萨...

净空法师法语:持戒最重要的是什么?

https://jsl.com.cm/html/view/15377.html
净空法师法语:持戒最重要的是什么? 我们持戒最重要的就是清净平等觉。有一些人,我们见到很多,持戒做得很严谨,但是心不清净,心怎么?傲慢、自以为是。对于那些不持戒的人他非常不满,轻视别人,甚至于毁谤。这个对不对?不对,完全错了。你想想看,这经上说戒若琉璃,你的心不是琉璃,你的心是染污,里面还有是非人我...

持戒要懂开遮持犯

https://jsl.com.cm/html/view/15680.html
持戒要懂开遮持犯      问:这一位同修问,在家居士受持三皈五戒后,对“开遮持犯”有何解释?  答:这个一定要懂,“开遮持犯”不懂的话,要问、要读经。如果不懂“开遮持犯”,这个戒你就没办法持,我们讲持戒守戒,你就没法子持,所以受戒里头最重要的是要懂得“开遮持犯”。  问:第二、受不妄语戒,在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