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https://jsl.com.cm/html/view/2624.html
布施佛法的功德利益 《发觉净心经》讲:如果不是为了贪求果报,也不是为了名闻、利养而作法布施,而是为了饶益众生而作法布施,将会获得四十种广大的功德: 尔时,世尊复告弥勒菩萨言:“善男子,法施有二十功德,不求果报,不著利养及与名闻,而为说法。何等二十? (1)得正忆念, (2)得胜妙趣, (3)得...

布施与施舍的区别及其果报

https://jsl.com.cm/html/view/2626.html
布施与施舍的区别及其果报       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举了三十三种不清净、不纯净的布施:    第一种,是以歪曲的心理、颠倒的见解、无纯净心所施的财物,这不是真正的布施。    第二种,有人昨天请我吃过一块蛋糕,今天我要还礼;或者他十几...

心地以善良为贵,修德以​布施为贵

https://jsl.com.cm/html/view/3414.html
心地以善良为贵,修德以​布施为贵   心地-以善良为贵;修德-以布施为贵;行善-以孝顺为贵;情感-以真挚为贵;待人-以诚恳为贵;处事-以谦让为贵;学问-以通达为贵;言语-以简明为贵;行动-以稳健为贵;富裕-以质朴为贵;贫穷-以志节为贵;饮食-以素淡为贵;做人-以诚信为贵;做事-以尽心为贵。  一件事...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8、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

https://jsl.com.cm/html/view/5109.html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8、自乳王贪著妙欲之过患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7、金色国王施舍口粮

https://jsl.com.cm/html/view/5119.html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7、金色国王施舍口粮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6、吉祥部国王施身

https://jsl.com.cm/html/view/5125.html
《释迦佛广传》:三、布施品26、吉祥部国王施身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下...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5、胜者王求福德

https://jsl.com.cm/html/view/5127.html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25、胜者王求福德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以...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https://jsl.com.cm/html/view/5136.html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4集福力王有大福德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3集普度王子行布施

https://jsl.com.cm/html/view/5142.html
《释迦牟尼佛广传》:三、布施品第23集普度王子行布施   前言:  《释迦牟尼佛广传·白莲花论》是全知麦彭仁波切著,索达吉堪布译。凝集全知麦彭仁波切甚深智慧之结晶,是整个佛教史上前所未有、圆满齐备宣说释迦牟尼佛生平事迹之巨著。全知麦彭尊者以超拔的智慧与由衷的敬仰,为后世留下一部记载佛祖行持的光辉论典...

宣化上人:布施一条裤子的果报

https://jsl.com.cm/html/view/6498.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布施一条裤子的果报 宣化上人:布施一条裤子的果报 讲到贫穷布施难,我们可以说一个公案。在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有这么一个最贫穷的人,他虽然贫穷,但是他还有个太太,就夫妇俩。可是夫妇俩的生活非常困难,只有那么一个小破房子住,可是没有饭吃,没有衣服穿,穷得这个样子,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