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7851.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佛教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授记(ryakarana)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是十二部经的一种,它的意思是预告,是佛对于已发心的众生,预告其必将成佛者。本来在帝王制的时代,国王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多半会被预定为王位的继承者,在宣告其继承的法定地位之时,也称为授记;而且,在印...
https://jsl.com.cm/html/view/7852.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五种层次的布施培福
时维摩诘来谓我言:‘唯大迦叶,……其有施者,无大福、无小福;不为益、不为损。是为正入佛道。’ ——《维摩经.弟子品第三》 普施众生是‘福’行,不为益损是‘慧’行。 凡夫众生对人做了好事之后,总希望获得回馈,种大福希望得大福报,甚至种小福...
https://jsl.com.cm/html/view/7853.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语言艺术
是以言语者,必使己无患, 亦不克众人,是为能善言。 ──法句经卷上。言语品 此偈劝诫我们不仅不用恶言,更应常用善言。善言就是慈悲语、智慧语;而弘扬佛法、代佛说法、覆诵佛法,来帮助他人,也都是善言。善言必须是用言语助人,并且使被助的人不再用言语害人...
https://jsl.com.cm/html/view/7854.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能做到这句话你的人生会天天快乐
人不可能是孤立的,一定跟其他的许多人有关系,不能天真地想进就进,也不可能任意地想退就退。因为我们生存的环境不完全掌控在自己一个人手上,所以,要进要退之前,都得先识己识人,才能在适当的时机前进或者后退。 识己的意思是要了解自己的缺...
https://jsl.com.cm/html/view/7855.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临命终时见瑞相就表示解脱吗?
可能是解脱,但多半不是。所谓临命终时显现的瑞相,是指奇香弥漫、天乐鸣空、光环、光束、光团的显现,佛菩萨影像现形、鸟兽齐鸣、香花乍开、草木变色、风云变化、雷电交作、遗体柔软,乃至火化后出现舍利子等。这些都是由于修善、积德的福德相。在...
https://jsl.com.cm/html/view/7856.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最合适的结婚对象
我认为要以「品德」为第一要求。 所谓品德,不是面貌,而是人品,也就是心地的善良、真诚和朴实。千万不要用美丑做为择偶的条件,否则虽然人长得美丽英俊,可是心胸狭窄、脾气暴躁、爱好虚荣,结婚后便有苦头吃了。 第二,头脑要清楚。 有的人可能外型很好...
https://jsl.com.cm/html/view/7857.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佛教的信徒共有多少等级?
从本质上说,佛教是主张平等的,所以人人都有信佛的权利、人人都有成佛的可能。但从修行的层次上说,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由于所持戒律的高下等次的不同,佛教徒便有男女的九种等级,那就是:近事男,近事女,近住男,近住女,沙弥...
https://jsl.com.cm/html/view/7858.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正信的佛教》信仰佛教必须出家吗?
不。佛教的宗旨虽在解脱生死,出家虽是解脱生死的最佳途径,但是,出了家的如不实修或修不得法,未必能够解脱生死;不出家的,如能修持,也未必 不能解脱生死。小乘佛教是以解脱道为依归的,在家人也可修成小乘的第三果,三果虽未出三界,但也...
https://jsl.com.cm/html/view/7859.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问:大修行者能代众生消业吗? 答:是的,有人作如此说,大修行者能代替有缘的众生受报。比如有人说,虚云老和尚遭受云门事件,拷问毒打,遍体鳞伤,几乎致死,是代大众受难。又有说某某大喇嘛或转世者因害某种痛苦的疾病死亡,是为了替代...
https://jsl.com.cm/html/view/786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遇到婚外情无论男女都要牢记这几句话
婚外情对家庭的和谐及安定是个非常大的危机,是定时炸弹;对当事人来讲,是心理上及人格上最大的污点。 婚外情好像很甜蜜,许多人觉得自己的配偶没那么可爱,因为夫妻天天在一起很平常;如果是婚外情,就觉得很新鲜、很刺激,别有风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