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六)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14.html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六)   达真堪布宣讲于2016年6月16日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亲友书》是龙树菩萨的著作,也可以说是龙树菩萨的智慧精华,能学习这部论典,是宿世修来的福报,大家应该珍惜。这里的每一个教言...

达真堪布:虽有利他心,但为什么最终都是害己害他?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15.html
达真堪布:虽有利他心,但为什么最终都是害己害他?   利他很重要。如果是有利他心和利他的行为,自己所得到的暂时和究竟的功德与利益是不可思议的。  利他心必须要前面所讲的那些功德,以此为前提和基础,才是真正的利他。如果有前提的这些基础和功德,利他心和利他的行为才是真实的,否则都是虚假的,按佛法的角度来...

达真堪布:若是你学高尚的行为,今生来世都会快乐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16.html
达真堪布:若是你学高尚的行为,今生来世都会快乐   知恩图报就是要知恩报恩。无论从世间的角度还是从出世间的角度来讲,知恩图报都是很重要的,这是高尚行为。如果不知道知恩报恩,就不是高尚的行为。前面讲过,若是你学高尚的行为,今生来世都会快乐;若是你学下等恶劣的行为,今生来世都是痛苦的。如果你学知恩报恩,...

达真堪布:即身成佛的方法和次第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17.html
达真堪布:即身成佛的方法和次第   即身成佛的方法是我们旧译宁玛派所弘扬的这个九乘之巅--大圆满法。  这个分前行引导和正行引导,前行有共同四外加行和不共同五内加行。  学修这些加行,让自己的相续成熟,在相续当中产生出离心、菩提心。  正行引导有大圆满法立断法和顿超法,但是正行也有正行的一些前行。这...

达真堪布:修行中的勇士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18.html
达真堪布:修行中的勇士   若是能真正对治、降伏自己内心的烦恼才是真正的勇士。按世间的观点,在沙场上消灭敌人的人叫英雄;但按佛法的观点,这不是真正的英雄。因为虽然暂时战胜了外在的敌人,却导致了内外敌人的增长。外在的敌人越消灭越多,同时也增长了内在的敌人——烦恼、我执。  佛经中讲:杀害一条生命要偿还...

达真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91)[智慧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19.html
达真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91)[智慧品]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丁五(智慧)分三:一、连接文教诫生起智慧;二、生智慧之方法;三、以智慧所得之事。  戊二(生智慧之方法)分三:一...

达真堪布:人要有稳重,即不退失自道。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20.html
达真堪布:人要有稳重,即不退失自道。   在世间,你应该有自己的人生目标,否则饿了就吃,困了就睡,这样活着跟牦牛有什么差别?你想想看,你天天上班,天天工作。牦牛也一样,也天天要到有草有水的地方,否则它就吃不到草、喝不到水。为了生存,它也得去找食物啊,如果山下没有草,它还得爬山,也很累啊!在山上吃到草...

达真堪布:善知识为名医想,佛法为妙药想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21.html
达真堪布:善知识为名医想,佛法为妙药想   做人有做人的规则。  在做人的原则中,第一重要的是智慧和稳重。  智慧很重要,无论是世间还是出世间,若是没有智慧,就没有办法避免犯各种错误。  在世间,任何人都一样,都想做好人;除了极少数人之外,都愿意做好事。但是往往缺乏智慧,没有辨别的能力,没有取舍的能...

达真堪布: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密勒日巴为什么一点都没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22.html
达真堪布:万法皆空因果不空,密勒日巴为什么一点都没有受呢?   问:请问上师世俗谛和胜义谛的问题。“万法皆空,因果不空”。猎人向米勒日巴射箭的时候,他毫发无损,他说他相续与杀业的因果相离。那么,既然因果是不空的,怎么能和相续分离呢?释迦牟尼佛为了救五百商主,杀了短矛黑人,他后来的果报是被矛伤了脚,这...

达真堪布:无所不能的心与佛

https://jsl.com.cm/html/view/12423.html
达真堪布:无所不能的心与佛    无论我们去什么地方,都要祈祷那个方向的上师三宝;无论我们去哪里,都要忆念上师三宝的功德。“一尘中有尘数刹,一一刹有难思佛。”哪里都有佛!  “我今天要出去办事,会不会有违缘障碍?能不能顺利?”没有必要这样担忧。  佛没有固定的模样,没有固定的位置。就像你想找心,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