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1.html
达真堪布:成佛的滋味,来体验下?
密宗的特点是必须设身处地地去修练,将所在的地方修练成坛城、净土,将自己修练成本尊、佛陀。把这些道理都应用到自己身上,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这样才能练成, 密宗大多数都是设身处地的、体验性的修行方法,必须亲自体验。密宗一般不会讲佛在十万亿国土之外等诸如此类的话,而...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2.html
达真堪布:上师给你的信息,你收到了吗?
当你的福德和善根都达到了最高点,犹如一个容器即将满了,这时仅仅依靠上师瑜伽就能成就,这是毋庸置疑的。上师瑜伽就是一个安住的方法和窍诀,通过这个切入点可以安住在自性当中。 有些人对此理解为最初不用修加行,不用打基础,直接修上师瑜伽就OK了,我认为这个观点极...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3.html
达真堪布:回归自性的切入点
佛经里讲过,具德的上师就是三宝的总集。上师的心(意)就是佛,因为他的意是觉悟的、智慧的。 什么叫佛陀?佛陀是“布达”,翻译过来即觉悟与智慧。上师的内心是觉悟的、智慧的,所以他的意为佛陀;上师所讲的都是佛法(肯定的),是真理,是一针见血的,是让你破迷开悟的,所以上师的...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4.html
达真堪布:念转得清净
利益众生是佛的事业,怎样理解把上师的一切所为都视为佛的事业呢?大家可以洗耳恭听,我觉得这点我讲得很到位。 一、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转念很重要,修行就是转念,如果不转念不会有修行。 刚开始要有一个点,这个很重要。也许让你对所有的行为都观为清净有点难,那从哪里开始,从哪里入手...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5.html
达真堪布:有一份恭敬得一分利益,尽一份孝顺得一分利益
不管在何处,不管和什么样的人接触、交往,都一定要把自己放在最低处。我经常跟大家讲,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的时候,实际上你在最高处;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的时候,实际上你在最低处。和其他众生相比,自己是最卑劣、最下等、最低处的人。这不是在口头上说说,而...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6.html
达真堪布:我们是人,要先把人做好
没有上师善知识的慈悲摄受,我们不可能有任何功德,也不可能获得佛法的智慧,上师的恩德比佛的恩德还深广。 上师的摄受很重要,不要说密宗,显宗也很重视这点。佛祖跟阿难讲过,一切功德的来源就是上师善知识。 首先,我们只能被上师摄受,贤劫千佛都不可能摄受我们。 其次...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7.html
达真堪布:认出你命中的佛
无上瑜伽尤其是阿底瑜伽里,没有其他的要求,就是要将上师视为法身佛。从自性清净的角度而言,上师确实是佛,法身佛指他的自性,自性肯定是佛,与自己的自性是无二无别的。 有首歌里唱“您是离我最近的佛陀”,上师善知识确实是离我们最近的佛。上师是你最信任、最尊重的人,就在你眼前,...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8.html
达真堪布:口头上的忏悔没有用
我们忏悔时要具足四种对治力,四种对治力说起来简单,但是真正做起来并不容易。如果连四种对治力都不具备,就不是忏悔,不能归纳到忏悔之中。 第一个是所依对治力。深信佛就我们的前上方,不只是这样想,而是对此深信不疑,这就是外在的所依对治力。这样,你随时都可以跟佛感应道交,...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89.html
达真堪布:不要怀疑,你就是上上根基者
上等修行者始终不离觉性,无论何时都安住于觉性之中。也许很多人会想:这种境界何时才能出现啊?我可能没有希望了……不能这么想。很多众生都没有遇到佛法,我们今生今世遇到了佛法,这说明我们在宿世中积累过无量的善根,我们不是一个普通的凡夫。 佛教有南传、汉传、藏传,...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90.html
达真堪布:不要落入无想禅的陷阱
现在有很多人既不愿意观想,也不愿意磕头、绕佛等,只想在那儿坐着。只打坐也可以,但你不一定是这种根基。首先你有没有见性?心有没有安住的地方?若是没有,这样坐着顶多是种无想禅,有些人甚至连无想禅都达不到。 之前给大家讲过,对一个渴望解脱的人来说,无想禅是个很大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