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2526.html
佛教对吃的讲究
原因有两个: 1、比丘的饭食是由居士供养,每天只托一次钵,日中时吃一顿,可以减少居士的负担; 2、过午不食,有助于修定。这个制度,在今天南方的国家和地区仍普遍实行。 最严格的只喝白水,连牛奶、茶、椰子水都不喝。但一般的僧人午后可以喝茶、汽水、果汁,也可以吃糖。我国汉...
https://jsl.com.cm/html/view/2538.html
佛教早课的礼仪
早课是全寺僧众于每日清晨(约在寅丑之间)齐集大殿, 念诵《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各一 遍,在念诵的起止都配有梵呗赞偈。其中,《楞严咒》为一堂 功课,《大悲咒》、“十小咒”等为一堂功课,有些寺院这两 堂功课轮流念,只有在佛教节日才念两堂功课。 如果在初一、十五,早课之...
https://jsl.com.cm/html/view/2555.html
佛教关于世界结构的认识
佛教关于世界结构的认识(转载) 宇宙的结构是什么?我们生存的地球,在宇宙中究竟处于什么位置? 面对茫茫无际的宇宙,人们思考着、探索着。古希腊哲学家首先提出了“地心说”,认为地球是静止不动的、处于宇宙中心的球体,其它星球都围绕地球运转。到了十七世纪中叶,天文学家伽利略又提出“...
https://jsl.com.cm/html/view/2556.html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
佛教对世界的认识 首先我们搞清楚什么叫世界?“世界”这个名词出自佛教重要经典《楞严经》, ‘世’是指时间,‘界’指空间,时间和空间合起来就是世界。 佛经中将以千计的太阳系构成的一个整体称之为一个小世界,这以千计的太阳系应专指有人类文明的太阳系,那些还没有产生人类文明的太阳系...
https://jsl.com.cm/html/view/2578.html
佛教为何教人念观音名号
念佛,也就是忆想佛。念观音也是如此。《华严经》等大乘佛经认为,这是入道的初门。念佛或念菩萨,可以摄心入定,所以称为“念佛三昧”、“观佛三昧”、“般若三昧”。我国佛教徒以修“念佛三昧”为主行者,主要是净土宗。净土宗称,念阿弥陀佛及观音菩萨等,必能命终时为“西方三圣”接引,往生于...
https://jsl.com.cm/html/view/2601.html
佛教对灵媒的看法如何?
所谓灵媒,在古代,男的称为觋(wizard),女的称为巫(witch)。宗教学上称禁厌师(sorcerer)、医(medicineman)、术士(magician)。西伯利亚和北亚洲以及阿拉斯加等地,则称为萨满(shamans)。是指一些能够通神、通灵、通鬼的人。他们能够差遣...
https://jsl.com.cm/html/view/2613.html
佛教中的“嗔”是什么意思?
嗔又作嗔怒、嗔恚等,指仇视、怨恨和损害他人的心理。《大乘五蕴论》中说:“云何为嗔?谓于有情乐作损害为性。”《成唯识论》中则说:“嗔者,于苦、苦具,憎恚为性,能障无嗔,不安稳性,恶行所依为业。”嗔是佛教所说的根本烦恼之一,与贪和痴一起被称为“三毒”。
嗔的产生与作用与贪...
https://jsl.com.cm/html/view/2615.html
佛教的疾病观
人生在世,似乎没有不生病的。
一提起得病,那些对佛教一知半解的迷信者大多会说病者是受了“报应”,必定是因为做了许多缺德的事,才导致贵体欠安。
佛教中的一些论典将人体的疾病分为四类,对应为四种起因和治疗的重点,并非每种疾病都是缺德所致,都要去烧香磕头才能解决问题。...
https://jsl.com.cm/html/view/2617.html
佛教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礼节?
1、合十
亦称“合掌”。其形状是两手当胸、十指相合。合十为礼,以示敬意。对佛法信众言,这是最熟悉不过的招呼方式,合十的动作,不仅可以达到收摄内心的作用,也给人一种谦和的印象,是佛教徒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礼节之一。
除了遇到人可以合十表示问候、打招呼之外,如果经过法师身旁...
https://jsl.com.cm/html/view/2618.html
佛教对世界末日的看法如何?
世界末日这个名词,是其它教派所高倡出来的,不过,这也是事实。佛教把此世界的生灭,分做成、住、坏、空的四个阶段。空是从无中生有,有的阶段又分为成、住、坏三个阶段,坏的结果,又归于空无。我们的世界只有在住的阶段可以有生物及生命的活动;成的阶段是由稀薄的物质团聚、凝固,渐渐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