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如何断烦恼无明和妄想

https://jsl.com.cm/html/view/16391.html
慧律法师:如何断烦恼无明和妄想   问:如何断除烦恼、无明和妄想?  慧律法师答:师父没有办法来到你心中,要不然,我就拿把剪刀把你的无明剪掉,这个就比较直截了当。  个人生死个人了,个人烦恼个人断,才有办法。做师父的人只能给你一个启示,最重要的还是自己要下定决心,来断烦恼,来断无明,肯修行。  这个...

如何面对别人对我们的伤害

https://jsl.com.cm/html/view/16392.html
如何面对别人对我们的伤害   网友:师父,我经常不会原谅我真诚相对却深深伤害到我的人,想起来就很难受。  XC法师:有求皆苦,无我无忧。  网友:师父,如果一直诚心对人却遭到别人的不理解甚至报复,为什么呢?应该怎么做呢?  随缘消旧业,莫再造新殃。  网友:师父,如果被冤枉怎么办?很烦恼,希望大师开...

大安法师:如何看待算命一说

https://jsl.com.cm/html/view/16393.html
大安法师:如何看待算命一说   问:一个人的生辰八字给两个会算命的居士算,却算出了两个不同的命运。请问您怎么看待算命一说?命运是注定的,还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大安法师答:大概大家都看过《了凡四训》了。《了凡四训》第一篇就谈立命。了凡就是袁学海,以后改为了凡先生。他遇到孔先生把他的命算得很准,哪一...

大安法师: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16403.html
大安法师: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问:如何激发一个人的孝心?  大安法师答:百行孝为先,孝为成就道德人格的先决前提。母子天性相关,孝顺报恩乃人之天赋,如果对父母的孝心都丧失殆尽,可谓哀莫大于心死。要激活孝心,首先要想到没有父母,便没有自己的生命。母亲十月怀胎,饱受苦恼,孕育自己的生命,一生下来,哺...

净空法师:如何做三皈依亡者才能得利益?

https://jsl.com.cm/html/view/16418.html
净空法师:如何做三皈依亡者才能得利益? 问:请问是否可以为亡者做三皈依,应如何做三皈依亡者才能得利益?答:给亡者做佛事能不能得利益,全在自己的真诚心。你自己一分真诚,他得一分利益;两分真诚,他得两分利益;十分真诚,他得十分利益。可是《地藏经》上佛告诉我们,我们为亡人做超度佛事,实际上他所能得到的利益...

大安法师: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https://jsl.com.cm/html/view/16436.html
大安法师: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   问:请问如何消除怕鬼的心理?我很怕自己一个人的时候。  大安法师答:鬼者,畏也。你为什么怕?人有三分怕鬼,鬼有七分怕人呐。你身上是阳气呀,鬼是阴气呀。怎么有阳气的人会怕阴气的鬼呢?那肯定是我们多生多劫做了鬼鬼祟祟的事,所以就有点怕。所以为什么说一个人要持戒,一个持戒...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https://jsl.com.cm/html/view/16437.html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索达吉堪布答:我们每个人业感不同,故从中幻化的苦乐有天壤之别。哪怕是一家三口,整天在一起同吃同住,感受也不尽相同。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痛苦和快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并不是外境招致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心。  释迦牟尼...

如何让心灵减少痛苦获得快乐

https://jsl.com.cm/html/view/16443.html
如何让心灵减少痛苦获得快乐   网友:请教师父,有些人生活安逸却心灵脆弱,是因为要求太多,身在福中不知福吗?  XC法师:缺少信念,在苦难甚至困难面前便很容易倒下。  网友:法师,最近总是容易陷入负面情绪里痛苦不堪,我才20岁,似乎陷入人生的绝境,怎么寻找生命的出口?  XC法师:学会寻找生活中的真...

净空法师:如果夫妇没法再相处,是否可以分开?

https://jsl.com.cm/html/view/16444.html
净空法师:如果夫妇没法再相处,是否可以分开?   问:如果夫妇没法再相处,应否分开?还是继续维系一个外表看来幸福完整的家,勉强忍耐痛苦下去。  答:如果要觉悟的话,就不会有痛苦,会真正有欢喜。我觉得夫妻两个人不能相处,要把不能相处的原因找出来,然后把原因消除,你们不就百年好合了吗!一定要给社会大众做...

净空法师:如何落实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https://jsl.com.cm/html/view/16470.html
净空法师:如何落实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   问:“若真修道人,不见世间过”,这句话如何落实在我们待人处事中的一切时、一切处?  答:你问得很好,一定要落实。怎样才真正落实?你去读《华严经》五十三参,你就明白了。为什么善财童子不见世间过?为什么我们天天看到别人过失?天天看到别人过失就是自己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