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这叫习气,这叫烦恼,这叫业障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08.html
净空法师:这叫习气,这叫烦恼,这叫业障   1 《礼记》一开头,圣人就教给我们“傲不可长”,儒家讲的是世间法,那是伏烦恼。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烦恼从哪里断起?从傲慢的习气先断起。所以佛法的修学,首先要把骄慢的习气断尽,然后才有资格学道。  2 傲慢的习气断了,心清净了,对人才会有恭敬心,才真...

达真堪布:流一滴眼泪,就能消除无数劫的业障,这样的泪,你有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10.html
达真堪布:流一滴眼泪,就能消除无数劫的业障,这样的泪,你有吗?   修悲心、具有悲心的人,一想到众生的痛苦,看似很难过,很伤心,但是哭和哭不一样,这是悲心的泪。当恭敬心生起来,对上师三宝充满感恩的时候,也会流泪。泪和泪能一样吗?看似在哭,其实这都不苦,内心都是快乐的。因为没有我执,没有自私,所以心地...

净空法师:这个方法让你的心大放光明,这就是业障消掉了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13.html
净空法师:这个方法让你的心大放光明,这就是业障消掉了   「宿恶,指宿世所造之恶,即过去生中之罪恶。悔者,改也。改往修来。悔过者,向佛法僧三宝忏悔罪过,誓不更造」。三宝,阿弥陀佛全代表了,怎么样忏罪(忏悔罪过)?念阿弥陀佛就是忏悔罪过,不必再找这个忏、那个忏,我看什么忏都忏不了罪过。为什么?你念你的...

达真堪布:这些都是转厄运的窍决、方法,一定要记住啊!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20.html
达真堪布:这些都是转厄运的窍决、方法,一定要记住啊!   我们有时会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人看起来并没有做什么功德,却发财了;而有些人看起来学修得很好,却不顺利,这是何因?其中有两个可能。  其一,有的人表面上看似学修了,实际上没有学修;有的人表面上没有学修,实际上却学了、修了。其二,他没有学修,却那...

净空法师:要知道念阿弥陀佛,声声都忏无始的业障,这个法子多好!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22.html
净空法师:要知道念阿弥陀佛,声声都忏无始的业障,这个法子多好!   前天有个同学来问我,他参加这一次香港受戒,戒坛师父劝他要修占察忏法,他来问我。我说占察忏法包含在一句佛号当中,你念这句佛号,占察忏法全修了,他明白了。不能见这个就学这个、见那个学那个,那你就乱了,你就把极乐世界放弃了。  那个占察忏...

净空法师法语:这叫习气,这叫烦恼,这叫业障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45.html
净空法师法语:这叫习气,这叫烦恼,这叫业障   1 《礼记》一开头,圣人就教给我们“傲不可长”,儒家讲的是世间法,那是伏烦恼。佛家要出三界,决定要断烦恼。烦恼从哪里断起?从傲慢的习气先断起。所以佛法的修学,首先要把骄慢的习气断尽,然后才有资格学道。  2 傲慢的习气断了,心清净了,对人才会有恭敬心,...

净空法师:这个利益知道人不多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55.html
净空法师:这个利益知道人不多   我们常常顾虑自己造的恶业深重,业障消不了,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去忏悔,总是怀疑。这个事情也不是没有道理,绝大多数的人都有这个疑虑,不晓得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功德之大,不知道。所以前清乾隆年间灌顶法师,大师的外号叫慈云,灌顶是他的名。  他在《观无量寿佛经直指》这本书里头...

净空法师:这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78.html
净空法师:这是消业障最好的方法   解下面,「欢喜,内心喜乐」。「踊跃,欢欣奋起,形于身口」。欢喜得怎么?跳起来,唱起来,大声叫起来了,身口,唱歌跳舞。「衣毛为起,指遍体毛孔开张,汗毛竖立」。欢喜到极处会有这个情形,恐惧到极处也有这个情形,这是大欢喜。衣毛为起,指遍体毛孔开张,汗毛竖立。「泪出,目中...

净空法师:这个消业障比什么都快速

https://jsl.com.cm/html/view/34498.html
净空法师:这个消业障比什么都快速   贤首大师《还源观》里面讲的四德我们要做出来,这四条很简单,能记得住。第一个「随缘妙用」,能随一切缘,顺着一切众生。妙用是什么?妙用是不着相,没有分别、没有执着,这个妙。世间人随缘,他着相,着相就造业了。随缘,不造业。第二个「威仪有则」,就是做好样子,做念佛人的好...

净空法师:这是修道严重的业障

https://jsl.com.cm/html/view/34513.html
净空法师:这是修道严重的业障   在这么多年来,我常常劝勉同修,放下从哪放起?从不分别、不执着做起。具体下手之处,就是一切法不可得,《般若经》上讲得好,《心经》说得很清楚,「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受想行识,亦腿缡恰梗娴氖侨绱恕K晕颐敲娑砸磺蟹ǎ芬桓鲆畔露粤⒌哪钔罚掖诱庋e做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