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他们来去都是自由的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24.html
达真堪布:他们来去都是自由的   六道轮回里只有痛苦,没有安乐。什么是六道轮回?就是由业力的牵引,在六道里不自由地流转,这叫六道轮回,这是痛苦的。  还有一种情况,虽然身处人间或地狱等六道里,但是他没有业力的牵引,他不是不自由的轮转,这是不是六道轮回?不是。他是不是也有痛苦?没有。这就如同《普贤行愿...

达真堪布:让赞谤随风而去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25.html
达真堪布:让赞谤随风而去   凡夫大部分都是这样的:只要高兴了,无论你好还是不好,有功德还是没有功德,都会对你赞叹不绝;如果有一天你得罪他,他不高兴了,无需任何理由,就转而诽谤你,说你的坏话。所以,这些有什么可靠的?相信这些有什么用呢?  他若是以真相真理为标准来议论,听他所言是有用的,相对来说也有...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十一)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26.html
达真堪布:《亲友书》讲解(十一)   赌博以及看聚会,懒惰依附恶劣友,  饮酒夜晚入村落,断毁名誉之六法。  断毁名誉六法:  第一,赌博。现在的人都爱赌博,有钱人到大的赌场赌博,没钱人找几个朋友赌博,很多人靠赌博打发时间。打发时间的方式有很多,不应该选择赌博的方式。因为在赌博时,无论赌注是多是少,...

达真堪布:你的一思一念,佛都能知道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27.html
达真堪布:你的一思一念,佛都能知道   “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无始劫中所造下的这些恶业若是有体相、有形状,即使将整个虚空作为容器,也容纳不了。  不用说无始劫中造下的恶业,自己仔细想一想,在今生今世中,从小到大、从少到老,自己造下了多少恶业,为什么还不忏悔呢?心里为什么一点儿畏惧感...

达真堪布:忏悔的时候,应该具足四种对治力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28.html
达真堪布:忏悔的时候,应该具足四种对治力   念《普贤行愿品》做忏悔的时候,应该具足四种对治力,才能忏除这些罪业。此处我们站在普贤行愿的角度去讲这四种对治力。  第一,所依对治力,也叫依止力。所依对治力有内所依对治力和外所依对治力。自己的胜解心是内在的所依,普贤行愿就是外在的所依。  在一个极微尘中...

达真堪布:无论你信还是不信,因果是自然规律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29.html
达真堪布:无论你信还是不信,因果是自然规律   由贪嗔痴通过身、语、意造下的恶业,将来都同样是要感受恶果的。很多人认为,“我现在不造身恶业就可以了”,口恶业就不注意了。“我现在已经不杀生、不偷盗、不淫行了。”很不得了似的。其实,造妄语、恶语、绮语、离间语等语恶业和造身恶业没有什么差别。我们在《因果不...

达真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96)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30.html
达真堪布:《入菩萨行论》讲记(96)   为修持成佛要发殊胜菩提心!  为度化一切父母众生要发誓修持成佛!  为早日圆成佛道要精进认真闻思修行!  今天接着讲《入菩萨行论》。  那些小乘傲慢声闻认为,修“四谛”就可以获得究竟的解脱,不用修“空性”。中观反驳说,不修“空性”不可能获得解脱。 佛在《般若...

达真堪布:怎样的状态下吃饭睡觉都成为善法?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31.html
达真堪布:怎样的状态下吃饭睡觉都成为善法?   “我昔所造诸恶业”:从无始劫以来到现在,所造的一切恶业。  “皆由无始贪嗔痴”:这些恶业都是因贪嗔痴,通过身口意所造下的。这里说的恶业主要是以贪嗔痴所造,这是恶业的因。什么是恶?以贪心、嗔恨心,在愚痴的状态下的所言所行、所思所想,包括每个起心动念,都是...

达真堪布: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这么大?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32.html
达真堪布:为什么法供养的功德这么大?   普贤菩萨又跟善财童子讲:“善男子,如前供养无量功德。”如前供养,就是那些物质供养。做物质供养也是功德无量。  “比法供养一念功德,百分不及一,千分不及一,百千俱胝那由他分、迦罗分、算分、数分、喻分、优波尼沙陀分,亦不及一”,物质供养的功德如此广大,如此不可思...

达真堪布:不要让戒律成为压力

https://jsl.com.cm/html/view/12333.html
达真堪布:不要让戒律成为压力   如果经常犯戒,过后也能忏悔,然后再犯戒,再忏悔,但是这就像我们走路一样,刚迈了一步,又退了回去;再迈一步,又退了回去……这样成就的过程是很慢的。  戒律是一切功德的基础。你可以没有其他功德,但不能没有清净的戒律。居士有居士戒,出家众有出家戒,大家依各自的缘分受戒,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