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林:如何把圣贤智慧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https://jsl.com.cm/html/view/15259.html
胡小林:如何把圣贤智慧与生活结合在一起 问:尊敬的胡老师,您好!我特惭愧,学习传统文化以后,总不能把学到的圣贤智慧与生活结合在一起。每当生活中一遇到境界就傻眼了,考试就难过关。主要是家庭问题,丈夫与我一直分居,儿子读大二,且找了女朋友,他们不相信《弟子规》的教育,我很着急又很无奈。真佩服您转变企业、...

门肃法师:如何烧香才是正确

https://jsl.com.cm/html/view/15267.html
门肃法师:如何烧香才是正确 问:法师:您好!不好意思,我不懂得应该如何烧香才是正确的方法,听说有很多讲究,我想了解一下这方面的知识。谢谢。门肃法师答:敬香根据经文中记载有烧香、涂香、末香。烧香就是燃烧香以此供佛,涂香是将香料涂抹佛足,末香是将精致细末的香洒在佛寺或坛场。“香”是佛教供养仪物之一。在我...

索达吉堪布:如何释怀过往的痛苦

https://jsl.com.cm/html/view/15270.html
索达吉堪布:如何释怀过往的痛苦 问:对过往的痛苦,内心总无法释怀,该怎么办?索达吉堪布答:我们总会遇到痛苦,但痛过了,有些人就故意淡忘了,不愿正视它,更不愿提起它。其实,痛苦也是人生的一种“维他命”,认真反思它的人,可以找出苦的根源,痛过一次就够了;而不愿正视它的人,会接二连三犯同样的错误,遭受同样...

定弘法师:请问如何去除YIN心?如何解决生理的问题?

https://jsl.com.cm/html/view/15296.html
定弘法师:请问如何去除淫心?如何解决生理的问题? 问:下面问,请问如何去除淫心?如何解决生理的问题?定弘法师答:这个淫念是一种妄念,无始劫来养成的习气。首先你要去淡化它,一开始断很难断,凡夫这个习气很深重。怎么淡化?我们把注意力要集中在圣贤教诲上。你每天都听经、念佛,让你的心清净,这些烦恼妄念它慢慢...

净空法师法语:如何经商只赚不赔?

https://jsl.com.cm/html/view/15298.html
净空法师法语:如何经商只赚不赔? 五恶决定要断,决定不干。最难的是口业,妄语。很多从事于商业的这些同修,我遇到很多,做生意不妄语不行,不妄语不赚钱,这个没有办法戒掉的,问我怎么办?其实人不知道,你能不能赚钱是命,你命里有的,它统统会来,你命里没有的,你用什么方法它也不来。 这个道理搞清楚、搞明白了,...

达真堪布:如何修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https://jsl.com.cm/html/view/15305.html
达真堪布:如何修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 问:如何证悟无我和空性的智慧?答:我们讲特加行,讲因明、中观的时候,通过逻辑推理也抉择了一些无我和空性的道理,但这都不是真正明白。即使你明白了一些,这也是比量的,不是现量,只是在理论上、表面上明白一点,而不是真正证得。证悟空性这个境界是胜义谛,必须通过修行才能...

定弘法师:弟弟如今染上毒品,如何能帮助弟弟走上正道?

https://jsl.com.cm/html/view/15308.html
定弘法师:弟弟如今染上毒品,如何能帮助弟弟走上正道? 问:再看下面的问题,我有一个棘手的问题,恳请法师解答。家门不幸,弟弟早年发展顺利,收入可观,可如今染上毒品,家人甚感痛心,做为念佛人的姐姐,如何能帮助弟弟走上正道?对此困惑不已,望法师赐於指导方向。最后愿所有弘传正法的念佛人,集中心念,w期取证,...

净空法师法语:如何是真发无上菩提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15317.html
净空法师法语:如何是真发无上菩提心? 真正觉悟,真正念佛,真正念佛是「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放下万缘,一向专念,一个方向一个目标,没有怀疑、没有夹杂。这样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跟阿弥陀佛直通了,感应道交不可思议。决定不为这个世间所影响,无论是顺境逆境、善缘恶缘,都不...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使修行稳固持久,不会倒退?

https://jsl.com.cm/html/view/15318.html
索达吉堪布:如何才能使修行稳固持久,不会倒退? 问:如何才能使修行稳固持久,不会倒退?答:在实际修持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绝不能好高骛远,只求高法,而将一些加行法置之度外,不予实修。如果首先以观修无常来修炼自心,那么相续中便可易如反掌地生起一切道的功德。而且所产生的功德也会稳固持久,不再退转。...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https://jsl.com.cm/html/view/15319.html
索达吉堪布: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 问:如何理解“行善得乐、造恶受苦”?答: 我们每个人业感不同,故从中幻化的苦乐有天壤之别。哪怕是一家三口,整天在一起同吃同住,感受也不尽相同。那么,这些千奇百怪的痛苦和快乐,到底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并不是外境招致的,而是源于我们的心。释迦牟尼佛在佛经中也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