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愿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27200.html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因地的大悲愿心   今天我们讲第二讲,翻到第一编“净土宗的成立”。我们主要讲第一章,净宗之教起所因,就是净土法门教法的缘起。  这个问题我们做一些深入了解,真的会感觉到释迦牟尼佛和阿弥陀佛那种无尽的悲心。  我们每天读诵《阿弥陀经》,《阿弥陀经》讲到十方诸佛伸出广长舌相来赞叹这部...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https://jsl.com.cm/html/view/27211.html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反而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或者说:“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为什么偏偏只念一尊佛呢?”反正我们的问题疑问会很多。“那为什么念西方的阿弥陀佛?东方还有阿佛,为什么不好啊?还有弥勒内院,离我们更近呐,更容...

大安法师:何为释迦牟尼佛的愿力

https://jsl.com.cm/html/view/27217.html
大安法师:何为释迦牟尼佛的愿力   《佛说阿弥陀经》,第一个“佛”字是指我们娑婆世界能说法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释迦”是能仁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  那释迦牟尼——能仁、寂默,也代表着佛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的两个重要科目。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心比较残忍,所以要用“能仁”——仁慈——来进行...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的愿力

https://jsl.com.cm/html/view/27218.html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的愿力   《佛说阿弥陀经》,第一个“佛”字是指我们娑婆世界能说法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释迦”是能仁的意思,“牟尼”是寂默的意思。  那释迦牟尼——能仁、寂默,也代表着佛在这个世间教化众生的两个重要科目。  我们这个世间的众生心比较残忍,所以要用“能仁”——仁慈——来进行教化...

大安法师: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https://jsl.com.cm/html/view/27266.html
大安法师: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反而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或者说:“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为什么偏偏只念一尊佛呢?”反正我们的问题疑问会很多。“那为什么念西方的阿弥陀佛?东方还有阿佛,为什么不好啊?还有弥勒内院,离我们更近哪,...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念阿弥陀佛

https://jsl.com.cm/html/view/27393.html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为何要我们念阿弥陀佛   有人问:“为什么释迦牟尼佛一代时教不说念释迦牟尼佛,反而要教我们念阿弥陀佛呢?”或者说:“不叫我们念十方诸佛,为什么偏偏只念一尊佛呢?”反正我们的问题疑问会很多。“那为什么念西方的阿弥陀佛?东方还有阿佛,为什么不好啊?还有弥勒内院,离我们更近呐,更容易去...

大安法师:在释迦牟尼佛座前皈依和在阿弥陀佛座前皈依有何不同?

https://jsl.com.cm/html/view/27448.html
大安法师:在释迦牟尼佛座前皈依和在阿弥陀佛座前皈依有何不同?   问:弟子所在的地区有一个念佛堂,现在流传着要重新皈依的说法,并要重新皈依阿弥陀佛,弟子知道皈依是皈依佛、法、僧三宝,那么在释迦牟尼佛座前皈依和在阿弥陀佛座前皈依有何不同?  答:学佛要遵循传统规矩,不得自立章程。三皈依法是释迦牟尼佛亲...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只拜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佛,不再另拜药师佛和地藏菩萨可以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27646.html
大安法师·开示问答:只拜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佛,不再另拜药师佛和地藏菩萨可以吗? 居士:我的佛堂供有西方三圣外,还有药师佛和地藏菩萨等,早晚简课,只拜西方三圣和释迦牟尼佛,还有十方三世常住三宝和清净大海众菩萨,不再另拜药师佛和地藏菩萨可以吗? 法师:你既然佛堂已经供了药师佛和地藏菩萨,就用那种平等的广...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诞生时,我国出现的瑞相!

https://jsl.com.cm/html/view/27689.html
大安法师:释迦牟尼佛诞生时,我国出现的瑞相!   据中国古代典籍记载,西周周昭王二十六年四月初八时,就是释迦牟尼佛降诞的那一天,在我们中国也有瑞相出现。  当时太阳出现重影,有五色的祥光(佛光一般有五种颜色,五色代表契证五分法身之香所放出的光明,是非常吉祥的)。  大吉祥光明就贯穿到太微垣的星宿,遍...

大安法师:古佛示现的启示

https://jsl.com.cm/html/view/27896.html
大安法师:古佛示现的启示   释迦牟尼佛是古佛再来,在娑婆世界这一期的示现中,他是个历史人物,不是一个神话人物。作为迦毗罗卫国的一位太子,他看到了世间生老病死的无常,人生八苦的煎熬。为解决人生的终极问题,他舍弃王位,出家修行,追求解脱,苦行六年,终于在菩提树下悟道。  一尊佛出世,那是震动三千大千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