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17713.html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7)
【问】:有关临终往生有两种说法,一直困扰着净业行人,其一说,临终必须有正念才能往生;其二说,只要平时具足信愿持名,无须计较临终是否有正念,决定蒙弥陀愿力加持得以往生。这两种观点,我们应该如何抉择? 【答】:针对这个问题,《净土》2005年冬季刊已经有过答复,也许是仁者...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14.html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 (6)
【问】: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答】:佛作为众生所信仰的对象,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性理念、信息层,这就涉及到佛的三身:法身、报身与应化身了。法身无形无相,随众生的机缘,佛以无碍智种种神通变化让有缘众生产生信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15.html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5)
【问】:皈依之后在行为上要注意哪些?《地藏经》上说:“若遇非理毁用者,说所求阙绝报。”请问这句话如何理解? 【答】:皈依后,要把三皈依戒法落实在行动上。自皈依佛,就不皈依外道邪魔;自皈依法,就不皈依外道典籍;自皈依僧,就不皈依外道邪师。不可受了三皈依,还去信外道、气功...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24.html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4)
【问】: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什么?我念佛到什么程度才能往生? 【答】:往生的必要条件是信愿持名,尤其是信愿。“得生与否,全凭信愿之有无”(益大师语)。净业行人往生西方净土,全仗阿弥陀佛威神愿力作为强缘,并不仅从一己功夫上论。西方净土乃实报庄严土。如从通途法门之修因证果来判...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25.html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3)
【问】:净业行人如何勤修戒定慧?戒定慧有次第吗? 【答】:戒定慧又称三无漏学,乃一代时教之总纲。戒又叫毗尼、波罗提木叉,戒律针对凡夫众生的烦恼、习气所施设戒条。最基本是五戒杀、盗、淫、妄、酒。戒定慧三者钩锁相连,不杀生是仁,不偷盗为义,不邪淫是礼,不妄语为信,不饮酒为...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44.html
大安法师:精进念佛后家庭和事业为何会出现很多逆缘?
问:原先不怎么精进念佛事事顺利,从今年我每天三万声佛号后,家庭和事业都出现了很多逆缘,请慈悲开示。 答:很多人碰到这种事情就会觉得我念佛应该更好啊,怎么反倒出现了不好的现象呢?那念佛是不是不好啊,不如不念佛了。这就是我们世间上的人对好和坏都认...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47.html
大安法师:执著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可往生否?
问:执著佛持金台莲花来接引,可往生否? 答:金台是上品上生的莲台,我们求什么要有自知之明,要看自己平时有没有做到上品上生的行持,积累了这个资粮没有。 执著金台来接,其它的来接都不去,这在中国净土往生者当中,只有唐代的怀玉禅师,他有这种自信!当怀玉...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48.html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 (2)
【问】:现在有弘扬净土的行人,说专持一句名号就可以往生,不用再学习经律论,也不用持戒,甚至不用修十善业。请问这种说法对吗? 【答】:弘扬佛法是一件庄重的事情,关涉到众生的法身慧命,是故,一定得依圣言量来立言。佛说法事理双备,不能执理废事,也不能执事迷理,理和事一定要...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49.html
大安法师:净土百问(1)
【问】:“清珠投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号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与“口念弥陀心散乱,喊破喉咙也枉然”,请问法师如何正确理解? 【答】:前面的一个偈子是古德所开显的,意思是我们所执持的阿弥陀佛名号就像清水珠,清水珠投到浑浊的水里,便能澄清浊水。 用这个来比况阿弥陀佛...
https://jsl.com.cm/html/view/17754.html
大安法师:如何摆脱颓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大学生甲问:作为一名大二的学生,我对自己的大学生活很不满意,学习不上进,整天生活很颓废,感觉每天都过得很后悔。我知道这样不对,也打算改变,可我总是发现行与心不一,十分无奈。特此想请教您,我该如何静下心来摆脱颓废? 大安法师: 大学四年是人一生成长的关键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