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13-14)

https://jsl.com.cm/html/view/6881.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13-14)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13)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      此名修行。失于方便。悟则无咎。非为圣证。若作圣解。则有一分。常忧愁魔。入其心腑。手执刀剑。自割其肉。欣其舍寿。或常忧愁。走入山林。...

宣化上人: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https://jsl.com.cm/html/view/6882.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无明是生死的根本 无明令凡夫在情欲上用功夫,生生世世在轮回中打转。一九八四年七月五日开示无明就是贪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1 贪心,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2 心,对逆的境界生恨,发脾气,不是骂人,就是打人,甚至杀人。这都是恨...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穷困

https://jsl.com.cm/html/view/6883.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人为什么穷困 谚云:「有德真富贵,无道是清贫。」一般人以为金银珠宝才是财富,实则非也,这种外在财富,随时都会被人抢去。故古德曰:「富润屋, 德润身。」人无道德,就是真正的贫穷。 这个「贫」字,乃由「贪」字演变出来;因为贪得无厌,而结果贫穷。毋以恶小而为之,毋以善小而...

宣化上人:天天至诚恳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YIN欲心就

https://jsl.com.cm/html/view/6884.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天天至诚恳切念大悲咒久而久之淫欲心就消灭了 末法时代,诸恶充满,这五浊恶世就乱糟糟的,佛法也灭了。这时候,「淫欲火盛心迷倒」,就像现在一般人,淫欲心比学佛法的心要重。 他没有说我天天研究佛法,研究了又研究;睡不着觉,我就来研究佛法;或者醒着的时候,我更应该要研究佛法...

宣化上人: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6885.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修道必须要专一其心 我们拜佛的时候,必须要恭恭敬敬,不可以东看看、西看看、前望望、后望望,不可以这样。你这样,那就是没有诚心,没有专一。你拜佛就一心拜佛,持咒就一心持咒。好像我们在佛堂这儿拜佛、诵咒的时候,不要听见楼上有一个什麽声音,心就跑到楼上去了;楼下有一 个声...

宣化上人:什么才是真正诵持陀罗尼者

https://jsl.com.cm/html/view/6887.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什么才是真正诵持陀罗尼者 你要是单单记得〈大悲咒〉,单单学过〈大悲咒〉,而不诵不持,这是没有用的!你必须要诵。诵,就是离开书本来诵念〈大悲咒〉。持 ,不是今天诵念,明天就不诵念,后天又诵念了;这个持,就是持续不断的意思。你今天念一百零 八遍,明天也要念一百零八遍,后...

宣化上人:你若会念楞严咒他就是下什么蛊也不怕

https://jsl.com.cm/html/view/6889.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你若会念楞严咒他就是下什么蛊也不怕 你若会念〈楞严咒〉、〈大悲咒〉,他就是下什么蛊也不怕。有一种蛊师,他的神通很大,可以飞行变化,也可以忽有忽无;这种蛊师的心非常毒辣。蛊师多数是什么来的呢?多数是蛇所变的。所以 他的心非常的毒,以杀人为能事,以害人做为他的游戏神通。...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就是孝顺佛天

https://jsl.com.cm/html/view/689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孝顺父母就是孝顺佛天 ---选自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学佛要修根本的法门,就是栽培善根,培元固本。培元就是培养元气,固本就是令根本坚固。什么叫元?什么叫本?元是元气,我们人人都需要本。本就是根本,就是父母。父母生出我们来,我们必须要孝顺。能孝顺父母,才是真正...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11-12)

https://jsl.com.cm/html/view/6891.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11-12) 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时临末法,众生福薄。明师难遇,正法难求。我等末世行人,当遵佛遗教,以戒为师,实行实做,自觉觉他,荷佛家业,住持正法。佛法为慈舟,正见为导航。正知正见,乃修学佛法之前提,藉此因缘我等发心每日汇集大德开示、佛...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9-10)

https://jsl.com.cm/html/view/6892.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9-10)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9)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  又以此心。研究深远。忽于中夜。遥见远方。市井街巷。亲族眷属。或闻其语。此名迫心。逼极飞出。故多隔见。非为圣证。不作圣心。名善境界。若作圣解。即受群邪。 “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