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空法师:地藏经是大乘法里的根本法,真实基础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18.html
净空法师:地藏经是大乘法里的根本法,真实基础   摘自净空法师《地藏菩萨本愿经玄义讲记》   下面这两句是赞叹。“功莫京焉”,“京”是大,功德太大了。“义”无量无边,意义深广无量。这一段是说世尊启动地藏法会的因缘,就说到此地。下面说法师注经的因缘:   【桀虽生末运。】   这个字就是现在大、...

莲忏法师:地藏经简答100条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37.html
莲忏法师:地藏经简答100条   第一条、地藏经全称是什么?答:地藏菩萨本愿经。注:此答是依一般常诵本的题名。第二条、地藏经是何人所开示的?答:释迦牟尼佛。注—忉利天宫神通口第一云:‘一时,佛在…….。’第三条、地藏经是在何处所说的?答:忉利天宫。注:神通品云:‘一时,佛在忉利天……。’第四条、地藏...

地藏经22部,梦中从手臂拔出一盆虫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47.html
地藏经22部,梦中从手臂拔出一盆虫        昨天晚上地藏经读到第22部,自从读地藏经以来,这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每到读诵就妄念纷飞,甚至想到佛都冒出可怕的邪淫图景。我有些不知所措,心里很是恐慌,于是想多读地藏经消业障。当时想不读到一定的量,别去庙里产生邪念恶念,大罪过阿。阿弥陀佛,弟子忏悔,...

净空法师:地藏经讲记·超度开示精选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62.html
净空法师:地藏经讲记·超度开示精选 摘录于净空法师主讲《地藏菩萨本愿经讲记》   诸位你们看看佛门里面讲超度的佛事,梁皇忏非常殊胜。梁皇是梁武帝,梁武帝启请宝志公为他的夫人做超度的佛事,所以叫梁皇忏。梁皇是梁武帝,他的妃子在世的时候,造作恶业堕在恶道。宝志公是一个得道的高僧,宝志公是谁?观世音菩...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六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80.html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六集) 地藏经玄义  (第二十六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4-26   请掀开经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第二十页,第四行。我们接著说明「心寂三昧」跟「一行三昧」。「三昧」是佛教的术语,意思叫正受,从梵文字面上翻作正受,也就是正常的享受。...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五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81.html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五集) 地藏经玄义  (第二十五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4-25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纶贯第十九面,倒数第四行,从第二句看起:   【次观本愿法者。占察经云:若欲依一实境界修信解者,应学习二种观道。一唯心识观,二真如实观。】 ...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四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82.html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四集) 地藏经玄义  (第二十四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4-24   请掀开经本,《地藏经》纶贯第十八页,倒数第六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四明云:初约行者,直就一念观於十界百界,千如妙法。虽即一念,千法宛然。全体即空,当处即假,仍...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二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83.html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二集) 地藏经玄义  (第二十二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4-22   我们接著看十乘观法第八:   『八、知位次:修行之人,免增上慢故。』   「增上慢」的毛病,是自古以来常有的。什么叫增上慢?自己没有证到这个地位而以为证得,不晓得...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一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84.html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一集) 地藏经玄义  (第二十一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4-21   请掀开经本,《地藏菩萨本愿经》纶贯第十七面倒数第二行。在这个地方,青莲法师给我们提出十乘观法,这是天台家修行重要的纲领。前面四条,第一个「观不思议境」,第二「真正发菩...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0285.html
净空法师:地藏经玄义(第二十集) 地藏经玄义  (第二十集)  1998/12  新加坡净宗学会  档名:14-14-20   今天我们还接著看「十乘观法」,这十句前面的三句说过了,今天从第四句看起:   『第四破法遍,以三观破三惑。三观一心,无惑不破。』   这个问题,对於我们来说,可以说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