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渡法师:“菩萨”是什么意思,它的来历等?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86.html
智渡法师:“菩萨”是什么意思,它的来历等? 居士问:“菩萨”是什么意思,它的来历等?智渡法师答:菩萨名字来源于梵文“菩提萨nbsp;Bodhisattva”的音译和简化, “菩提”义译为“觉”,“萨省币逡胧恰爸谏nbsp;或 “有情”(一切有情众生),汉译为“觉有情”,包括自觉和觉他两层意思。 ...

智渡法师:心是由什么组成的?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87.html
智渡法师:心是由什么组成的? 居士问:心是由什么组成的?死后就没有“我”了,是因为业力未灭才有所谓我的心吗?如何理解心与生死的关系?智渡法师答:1、心是由受、想、行、识四大心王所组成的。2、人和一切有情众生皆因“神识”受业力牵引而流转生死。3、业力能牵引“神识”的根本即在于:人们在任何起心动念或造作...

智渡法师:以下几部经是否已经概括了佛经的大旨?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88.html
智渡法师:以下几部经是否已经概括了佛经的大旨? 居士问:初触佛门,想先学《地藏经》,再学《楞严经》,接着学《心经》、《金刚经》和《普贤行愿品》,最后专攻《无量寿经》。末学不知这几部经是否基本上已经概括了佛经的大旨?智渡法师答:你很是急功近利呀!想以几部经典替代全部佛经?初触佛门,建议你:1、先读《随...

智渡法师:学佛几年了,业障还没消除,应该怎么办?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89.html
智渡法师:学佛几年了,业障还没消除,应该怎么办? 居士问:学佛几年了,业障还没消除,应该怎么办?智渡法师答:应该检讨一下你的学佛方法,是否有皈依、受戒、亲近善知识?一般地消除业障,尚未满意的状况,主要有:1、未受戒。不受戒不通忏悔,如何能消除业障?2、皈依、受戒了,但未学戒,不能在生活中实践持戒;或...

智渡法师:信佛、学佛的人为何要受戒?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90.html
智渡法师:信佛、学佛的人为何要受戒? 居士问:信佛、学佛的人为何要受戒?为什么说不受戒不算真正的佛弟子?受戒、持戒的意义在哪里?智渡法师答:    许多人不敢皈依,怕皈依了不能吃肉;许多人只皈依,却不敢受戒,说是怕受戒后做不到......    其实,皈依佛法僧三宝,不要求断肉食,只是建议不要食用大...

智渡法师:养殖鸡所生鸡蛋,吃素者可以吃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91.html
智渡法师:养殖鸡所生鸡蛋,吃素者可以吃吗? 居士问:有人说,市场上买的鸡蛋没有生命,因是养殖鸡所生,没有交配,吃素者可以吃,是吗?智渡法师答:吃鸡蛋不是杀不杀生的问题!鸡蛋是腥味的食物、不属于素食。从素食上说,吃素是指不食荤、腥,荤者:大蒜、葱、韭菜、洋葱、兴渠等五种植物蔬菜,又称五辛;腥者:动物的...

智渡法师:信佛是否能吃鸡蛋,喝牛奶?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92.html
智渡法师:信佛是否能吃鸡蛋,喝牛奶? 居士问:信佛是否能吃鸡蛋,喝牛奶?智渡法师答:信佛、学佛以戒为师。作为一般的初步信众,没有任何吃喝的要求,自然能吃鸡蛋、喝牛奶。1、入佛门,仅仅三皈依者,也是基本上没有吃喝的要求,只是为了让皈依者的护法神能够就近守护皈依者,提倡不吃大蒜、葱等荤菜。求受五戒后,师...

智渡法师:西方极乐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好?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93.html
智渡法师:西方极乐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好? 居士问:西方极乐在哪里?那里有什么好?智渡法师答: 西方极乐世界在我们这一娑婆世界之西方过十万个三千大千世界处,也就是约一亿个银河系之外的化生世界。那里的好处一时难以说尽,在此仅列以下几点,仅供参考:1、极乐世界具足心灵安乐解脱的功德利益。2、极乐世界具足万...

智渡法师:“灌顶”是什么意思?

https://jsl.com.cm/html/view/15657.html
智渡法师:“灌顶”是什么意思? 居士问:“灌顶”是什么意思?智渡法师答:灌顶是修法资格的一个给予仪式,来自于古印度,皇帝传授皇位,是拿四大海水来给太子灌顶。佛法的灌顶也来自于这个意义,相当于在法上传法子,属于一个最最隆重的,最最值得恭敬和尊重的一个仪式。古代皇子想要得到皇位,皇子有很多,而皇位只有一...

智渡法师:哪些人适合修习金刚乘?

https://jsl.com.cm/html/view/15658.html
智渡法师:哪些人适合修习金刚乘? 居士问:哪些人适合修习金刚乘?智渡法师答:藏、通、别、圆四教之菩萨所具之基本要件及其成佛之目标和佛果,没有根本的分别。分别点在于禅定的修法和出定后体验之应用。具有小乘严格之净戒和大乘之菩萨悲智者,适合修习金刚乘。如果由具有传承之上师,如礼如仪地将金刚乘传予具根之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