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13392.html
明一法师:无事生非
无事生非
明一法师
我们总是无事生非,这是因为我们无始以来的无明习性所造成的。现实生活中我们如果忙的时候就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如果无所事事的时候就会感觉时间很难熬。我们就是这样不会安静一会儿,总是需要抓住一个事物来攀爬,如果抓不到事物来攀爬的时候就会无事生非。
我们要修行就是要改...
https://jsl.com.cm/html/view/13393.html
明一法师:生命生存的惭愧
生命生存的惭愧明一法师
这几天老是有人问小虫子或者叫害虫要如何处理?的确刚学佛的人尤其是刚授完戒的人想好好护持自己的戒律。面对这些小生命都希望它们不要被杀死,或者说不要被自己杀死。这样不但对自己的慈悲心是个考验,同时对于小生命来说是不公平,对于戒律来说更是可怕。所以面对这些...
https://jsl.com.cm/html/view/13394.html
明一法师:一行三昧永宣扬
四祖寺比别的寺院每年会多两次佛事,那就是四祖道信祖师的生日与忌日纪念法会。生日的纪念法会很有意思,是因为四祖道信大医禅师的封号原因。四祖道信大医禅师被皇帝封为“大医”(五祖是“大满”,六祖是“大鉴”)禅师。这是因为,四祖当年在双峰山下常常为大众治病而得的。
当时,因为流行疥...
https://jsl.com.cm/html/view/13395.html
明一法师:用功方式善区别
用功方式善区别
刚开始禅修的人都有一个同样的体会,那就是入门好难,腿子疼关很难过,用不上功更难过。这是为什么呢?大多数人到这里就交械投降了,认为自己根性不好,认为自己不行等等,从而放弃了修禅这一法门,真的是很可惜。好点的人可能会放弃禅修,选择其它的修行方式。
自己早说过了:...
https://jsl.com.cm/html/view/13396.html
明一法师:真、俗二谛要分清
真、俗二谛要分清
这几天与北京的朋友交流的时候,发现大家水平都很高。尤其是有一部分人对教理很熟,功夫也做得很好,但是烦恼还是很多。他们的烦恼主要来自于学得教理太多,不知道要如何应用了。遇到境界的时候,千思万虑,不但费尽心思,还往往因为没有分清真、俗二谛的法门,得出错误的决...
https://jsl.com.cm/html/view/13397.html
明一法师:放下就如此痛快
放下就如此痛快
《佛照禅师奏对录》中记载了孝宗皇帝与佛照禅师的很多很有意思的对话,其中最让自己刻骨铭心的就是“痛快”这两个字。这都是因为孝宗皇帝,听佛照禅师讲古人开悟公案的时候,孝宗皇帝评价中最常用的字眼。现实生活中,自己也很喜欢这两个字眼,所以也常常挂在嘴头。
在回答信众...
https://jsl.com.cm/html/view/13398.html
明一法师:不执不废共修证
不执不废共修证
我们凡夫可怜,不是执着于修就是废修,不是废修就是执着于修。就像《宗镜录》里面说的:“不观空以遣累,但着空以废善。不达有以兴慈,但取有以起罪。”所以,流浪生死,烦恼不断。这是对于修行人来说的了,可见还有不知道要修行的人,他们会更加的可怜。如何才能脱出生死轮回,...
https://jsl.com.cm/html/view/13399.html
明一法师:参禅先需信得及
参禅先需信得及
参禅首先要有信心,信有生死可了这件事,信有这么一法可行,信佛佛祖祖已了,这样方才有些样子,才有禅可参,才有生死可了。所以,祖师说:“信得及,放得下,守得住”,这样功夫才能上路,否则不过是徘徊在门外之汉。下面我们看看博山和尚是怎么说信与做功夫的关系的。
做工夫...
https://jsl.com.cm/html/view/13400.html
明一法师:悠游静坐白云洞
悠游静坐白云洞
白云洞距离老祖寺大约两个小时的脚程。因为有大约五公里左右不通公路,所以即使是汽车带到最近的地方也要再走四五十分钟才能到达。这里海拔不高,只有1200左右,但在周围的群山之间,白云洞的海拔算是比较高的地方了。白云洞距离后背的靠山顶很近,大约不到一百米。
白云洞...
https://jsl.com.cm/html/view/13401.html
明一法师:八事学佛应当知
八事学佛应当知
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学佛,不知道学佛应该如何入手。自己初学佛的时候也是一样,忙于找佛书看,可是有关佛的书有那么多。习惯性想找原版资料佛经来看,可是佛经根本看不过来,而且看来看去又看不懂。真的是老虎咬刺猬,无从下手。找佛友帮助提个建议,每一个人所提又千差万别,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