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大师:要想今生了生死唯有念佛求生西方

https://jsl.com.cm/html/view/558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要想今生了生死唯有念佛求生西方 我们所修持的这个净土法门,是最殊胜超绝的,大家不要轻视了。为什么呢?因为佛所说的种种法门,无非是观机而说,好比对症下药一般。如果自己的根机,和这个法门不相应,修起来,是很难得益的。一切法门,皆仗自力修戒定慧,断贪痴,必须惑业净尽,方能...

印光大师: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https://jsl.com.cm/html/view/5615.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庐山青莲寺结社念佛宣言书 大觉世尊,愍诸众生,迷背自心,轮回六道,久经长劫,莫之能出。由是兴无缘慈,运同体悲,示生世间,成等正觉,随顺机宜,广说诸法。括举大纲,凡有五宗。五宗维何,曰律,曰教,曰禅,曰密,曰净。律者佛身,教者佛语,禅者佛心。佛之所以为佛,唯此三法,佛...

印光大师: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https://jsl.com.cm/html/view/562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念佛人当如何面对病、死之苦 念佛人有病,当一心待死,若世寿未尽,则能速愈。以全身放下念佛,最能消业,业消则病愈矣。若不放下,欲求好,倘不能好,则决定无由往生,以不愿生故。此等道理不明白,尚能得仗佛慈力乎?汝母之病,宜切劝放下求往生,如寿未尽,求往生,反能速愈,以心至...

印光大师:念佛莫问他人效验

https://jsl.com.cm/html/view/5623.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念佛莫问他人效验 至于修行净土,有决定不疑之理。何必要问他人之效验?纵举世之人,皆无效验,亦不生一念疑心。以佛祖诚言可凭故。若问他人效验,便是信佛言未极,而以人言为定。便是偷心,便不济事。英烈汉子,断不至舍佛言,而取信人言。自己中心无主,专欲以效验人言为前途导师,可...

印光大师:念佛宜念六字

https://jsl.com.cm/html/view/5624.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念佛宜念六字 念佛宜念六字。或先念六字,至将毕则念四字。始终念四字,颇不宜。以「南无」二字,即:皈依、恭敬、顶礼、度我等义。人每图快图多,故多有念四字者。常闻有人主张专修之益,只令人念四字,发愿礼佛,皆云不必,则完全一门外汉。只知自己做功夫,不知求佛慈悲力。净土法门...

印光大师:今人念佛为何不得力?

https://jsl.com.cm/html/view/5648.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今人念佛为何不得力? 念佛之人,当恭敬至诚,字字句句,心里念得清清楚楚,口里念得清清楚楚。果能如是,纵不能完全了无妄念,然亦不至过甚。多有只图快图多,随口滑读,故无效也。若能摄心,方可谓为真念佛人。大势至菩萨,以如子忆母为喻。子心中只念其母,其余之境,皆非己心中事,...

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第一?

https://jsl.com.cm/html/view/5654.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为什么说念佛法门是第一?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读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华严一生成佛之末后一着。实十方三世诸佛因中自利,果上利他之最胜方便也。(正)复包右武书二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读此知念佛求生西方一法,乃华严一生成佛之末后...

印光大师:持名念佛之要诀

https://jsl.com.cm/html/view/5664.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持名念佛之要诀 故于有缘者前,每谆谆言之。念佛必须摄心,念从心起,声从口出,皆须字字句句,分明了了。又须摄耳谛听,字字句句,纳于心中。耳根一摄,诸根无由外驰,庶可速至一心不乱。大势至所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者,即此是也。文殊所谓反闻闻自性,性成无上...

印光大师:念佛一法取舍皆是

https://jsl.com.cm/html/view/5686.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念佛一法取舍皆是 言取舍者,此约究竟实义为难。〖难者,反诘问也。〗不知究竟无取无舍,乃成佛已后事。若未成佛,其间断惑证真,皆属取舍边事。既许断惑证真之取舍,何不许舍东取西,离垢取净之取舍。若参禅一法,则取舍皆非。念佛一法,则取舍皆是。以一属专究自心,一属兼仗佛力。彼...

印光大师:禅家纵令亲见念佛的是谁亦难往生

https://jsl.com.cm/html/view/5689.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印光大师:禅家纵令亲见念佛的是谁亦难往生 若用禅家参念佛的是谁,则是参禅求悟,殊失净土宗旨。此极大极要之关系。人每欲冒禅净双修之名,而力主参究。则所得之利益有限,〖念到极处,也会开悟。〗所失之利益无穷矣。以不注重信愿求生,不能与佛感应道交。纵令亲见念佛的是谁,亦难蒙佛接引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