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因缘 

https://jsl.com.cm/html/view/26674.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二因缘 十二因缘   自无明  至老死  十二因  为缘起  顺流转  逆还灭  当处空  无分别   “十二因缘”: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此中“缘”是条件义、引生义。以无明为条件,...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四谛 

https://jsl.com.cm/html/view/26676.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四谛 四谛   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成佛以后,初到鹿野苑为修苦行的x陈如、阿湿婆、十力迦叶、跋提、拘利五比丘说四谛法,五人听了,漏尽意解,成阿罗汉。如来灭度时亦以四谛法为最后的垂示。此四谛法是声闻人观理、修行的中心法门,同时也是大乘人成就佛道的理论基础。这四种法真实不虚...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眼六通 

https://jsl.com.cm/html/view/26678.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五眼六通 五眼   有肉眼  有天眼  有慧眼  有法眼  有佛眼   1、肉眼:肉身所有之眼,此眼由四大种所造,具眼根、色境、扶根尘及眼识。《瑜伽师地论》卷十四云:“一者、肉眼:能照显露,无有障碍,有见诸色。”  2、天眼:天界有情所有之眼,此眼仍具眼根、色境、扶根...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三身 

https://jsl.com.cm/html/view/26680.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三身 三身   曰法身  曰报身  曰应身  是三身   1、法身:此有狭义和广义二种之不同。狭义的法身专指清净寂灭的无为真如。永嘉玄觉禅师的《证道歌》云:“法身觉了无一物,本源自性天真佛。”六祖惠能《坛经》亦云:“清净法身,汝之性也。”所以古人有“如来法身,在凡不减...

佛教最神圣的佛像:大昭寺释迦牟尼

https://jsl.com.cm/html/view/27011.html
佛教最神圣的佛像:大昭寺释迦牟尼   当今世上佛教最神圣、保存最完整、信徒最崇拜的佛像要属今主供于西藏拉萨大昭寺释尊佛殿中央的尊者释迦牟尼塑像,此像藏语称“觉卧仁布齐”,意为释尊大宝,是一尊罕见的艺术珍品。坐像高1.5米,造型生动,神态安祥,左手捧钵,右手膝盖。面容慈善,默默含笑,好像在婉言抚慰万物...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贪腐堕落官员死后会下地狱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03.html
佛教你看前世因缘贪腐堕落官员死后会下地狱 释迦牟尼说法图(图片来源:资料图)有一天,佛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请您敷演讲说,以开示度化不知道的人。’佛就告诉阿难说:‘善哉善哉,乐...

明贤法师: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06.html
明贤法师:佛教的教主释迦牟尼佛 佛陀  2500年前,在古印度迦毗罗卫国诞生了一位光耀古今的圣人——释迦牟尼。他是释迦族人,名叫乔答摩·悉达多,父亲净饭王是迦毗罗卫国王,母亲摩诃摩耶夫人为邻国天臂城善觉王之女。释尊生于高贵的王族,拥有世间的一切才华和享用。  二十九岁时,他离开王宫出家,遍参当时著名...

佛教重大节日浴佛节的来历

https://jsl.com.cm/html/view/27236.html
佛教重大节日浴佛节的来历   佛诞节也称“浴佛节”,是纪念释迦牟尼佛的重大节日。据《过去现在因果经》卷一的记载,印度迦毗罗卫国王后摩耶夫人,在蓝毗尼花园的无忧树下,诞生了悉达多太子,太子周行七步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发出“天上天下,唯我独尊”的宣言,随即从空中直泻下两条银涟似的净水沐浴在太子的身上。佛弟子...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主要佛经的简介(附,觉卧佛,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照片)

https://jsl.com.cm/html/view/27418.html
佛教的基本教义与主要佛经的简介(附,觉卧佛,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照片)   觉卧佛,即释迦牟尼十二岁等身像(拉萨大昭寺)  佛教的基本教义及主要佛经简介  一、基本教义  从某种意义上,佛教教义的主要内容可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关于因果与修行的理论方面的,这是佛教教义的实践方面、宗教方面、道德说教方面...

佛教故事:观音灵感

https://jsl.com.cm/html/view/28141.html
佛教故事:观音灵感 (一) 毗舍离国有位月盖长者,一天,他惊惶不安地找到佛陀,顶礼白佛:「佛陀呀,毗舍离城的人民不幸遭遇瘟疫,名医耆婆也束手无策,病的人面黄肌瘦,死的人痛苦凄惨,快救救他们吧!」说着,流下了眼泪。 佛陀安慰他说:「长者,你不要伤心,总会有办法的。若是身体上的病,用医药就可以治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