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26413.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天台宗
天台宗
天台宗是由隋朝天台山(今浙江省天台县境内)的智所开创,后世就称它为天台宗。该宗的教义正依《法华经》,所以又称为法华宗。
北齐朝 有慧文 读中论 得其精
在南北朝的北齐年间,有一位读《中论》而得开悟的慧文法师,他就是天台宗的初祖。慧文法师俗姓...
https://jsl.com.cm/html/view/26414.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律宗
律宗
此宗重在以研究受持和传播戒律而得名。创始人为唐代道宣。因依据《四分律》建宗,所以称为四分律宗,又因道宣住终南山,又有南山律宗或南山宗之称。
既明宗 须知律 持五戒 本乃立
上面我们已经明白了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如来禅,也已略...
https://jsl.com.cm/html/view/26415.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禅宗
禅宗
禅宗是指以探究心性本源为主旨、又以定慧双修的参究方法来达到“见性成佛”的一个大乘宗派。“禅”是“禅那”的简称,汉译为“思维修、静虑、功德丛林”等。若从修禅的行为来说,可译为“思维修”或“静虑”;若从禅的实体来说,可译为“定”;若从修禅的结果来说,可译为...
https://jsl.com.cm/html/view/26416.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俱舍宗
俱舍宗
俱舍宗 陈至唐 五代后 渐微茫
俱舍宗是以研习弘扬《俱舍论》而得名,其学者称为“俱舍师”。《俱舍论》全称《阿毗达摩俱舍论》,该论的作者是印度有名的“千部论师”世亲,唐·玄奘于永徽二年(651)先译出《阿毗达摩俱舍论本颂》一卷,六○四颂。永...
https://jsl.com.cm/html/view/26417.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成实宗
成实宗
成实宗 六代盛 高僧传 可为证
在本经所举十宗之中,首先是成实宗。成实宗是以研习和弘扬《成实论》而立名的,学者称为“成实师”。《成实论》的作者是印度的诃梨跋摩,姚秦·鸠摩罗什于弘始十三年至十四年(411—412)间译出,共16卷(一说十四...
https://jsl.com.cm/html/view/26418.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十宗
十宗
溯源流 知宗派 宗有十 分大小
知道了佛教的起源及传入情况后,还应进一步了知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发展、演变的历史情况,也就是佛教在中国形成了大小乘的十个宗派。即“成实宗、俱舍宗、禅宗、律宗、天台宗、贤首宗、慈恩宗、三论宗、密宗、净土宗”。这十种...
https://jsl.com.cm/html/view/26419.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大法东来
大法东来
汉明帝 梦金人 求圣教 遣蔡nbsp; 腾兰来 经像至 初译经 四十二
在中国佛教史上,大多信众都以东汉明帝(28—75)永平年为佛教正式传入东土之始。据说东汉永平七年,即公元64年,明帝夜梦金人,身长丈六,项头有光,飞绕在殿庭...
https://jsl.com.cm/html/view/26420.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结集三藏
结集三藏
“结集”是佛教名词,意为合诵或会诵。也就是由佛教徒集会,把佛陀所说一代圣教诵出,经过讨论、审定,最后用文字确定下来,而成为经典,这种会诵即名“结集”。如《摩诃僧律》卷三十三云:“阿难言:‘诸长老!若使我集者,如法者随喜,不如法者应遮,若不相应应...
https://jsl.com.cm/html/view/26421.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释迦佛生
释迦佛生
释迦佛是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有关释迦牟尼佛的生卒年代,由于古印度的历史典籍没有明确记载,各国所传和学者研究,一般都是从佛教本身的史籍去考证,并从卒年推算的。因此说法不一,竟有近六十种之多。最早一说和最晚一说之间,相距达数百年。斯里兰卡...
https://jsl.com.cm/html/view/26552.html
洪启嵩居士:佛教的神通
电脑上扫描,手机上长按二维码,进入明华学佛微博,点关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