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13118.html
达真堪布:这种快乐你从未拥有过
什么是真正的快乐?月称论师宣讲,眼耳鼻舌身识都是非量,所见所闻都是虚假的。而超越的境界是远离言思,不可思、不可言的。这时的快乐和痛苦不再是相对的,超越的境界才是永恒的快乐。当你真正回归自性,真正超越时空时,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彰显之时。 普通凡夫都没有体验过真正的...
https://jsl.com.cm/html/view/13125.html
达真堪布:这是一种最究竟的改变命运的方法
这是佛讲的善恶因果。佛讲“如是因,如是果,谁造谁受”。无论是快乐还是痛苦,都是自己给自己创造的,自己才是自己的命运的主宰。所以佛说了“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若是去断恶行善,就可以快乐,就可以幸福。 现在很多人都是颠倒的,想得到快乐,...
https://jsl.com.cm/html/view/13136.html
达真堪布:要利益众生,这个是保障
断毁名誉六法:第一,赌博。第二,看聚会。第三,懒惰。第四,亲近恶友。第五,饮酒。第六,夜晚入村落。行持这些毁坏名誉的事情,会造很多业,来世要堕落恶趣,并且今生也会给自己的生活工作带来很多障碍。 学习了寿命无常,明白了我们随时都会死,哪有时间搞这些呢?若不明白寿...
https://jsl.com.cm/html/view/13149.html
达真堪布:这才是真正自我保护的一个究竟的方法啊!
这些所谓的怨敌、鬼魔等,都应该是我们悲悯的对境。我们不应该嗔恨他们,更不应该伤害他们。这些所谓的怨敌,由业力牵引,受烦恼控制,经常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总是不小心就伤害到自己。比如,不小心出车祸,饮食不调而生病,甚至意外死亡等,处处遇到这些不幸,处...
https://jsl.com.cm/html/view/13189.html
达真堪布:道理没弄明白以前,这些不容易做到
“然吾敬其如上师。”他这样凌辱你,你为什么依然要恭敬、视他为上师呢?如果你能将这些转为道用的话,他是在帮你消业,帮你还债;他是在给你制造修忍辱、修自轻他重菩提心的对境;他是在帮助你成就,帮助你圆满。所以我们不但要恭敬,还要视其为上师恒时顶戴。如果没有敌...
https://jsl.com.cm/html/view/13194.html
达真堪布:这个世间就是这样,好也好不到哪儿去,坏也坏不到哪儿去,一切都会过去的
修行就是要把心态放平。我们有句法语,心放正了,一切都风平浪静;心态放平了,一切都一帆风顺。特别是在比较艰难、困难、遭受种种磨难,穷困潦倒,一无所有的时候,恒常受人欺负。这也是自己的业果,到哪里都被人欺负。在山下不行,...
https://jsl.com.cm/html/view/13198.html
达真堪布:这些业要彻底穷尽时非常容易遇到巨大的违缘障碍
学佛修行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对境,但是发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遇到这些对境时,不能退失道心,更不能对佛法生起邪见。 很多追求世间福报的人,有时候也会学习佛法,但是当他们遇到违缘、对境,如家庭或身体出现状况等,就会失去信心,甚至对佛法产生...
https://jsl.com.cm/html/view/13281.html
开愿法师:家人第一次参加放生时泪流不止,这是为什么?
家人第一次参加放生时泪流不止,这是为什么? 问:我父母刚刚来到北京,第一次参加咱们放生,刚刚触到佛法,非常地恭敬,感觉到对我们这个团体特别亲切。我妈妈遇到了咱们这个放生的时候,流泪不止,问她什么原因呢?她说:高兴的。回去以后看《现代佛教的成就...
https://jsl.com.cm/html/view/13305.html
开愿法师:学佛,跟谁学?这么多法门,我们应该怎么学?
开愿法师开示:学佛,跟谁学?这么多法门,我们应该怎么学? 问:请教师父,这么多法门,我们应该怎么学? 开愿法师答:我们抱着一个最高的指导原则:学佛,跟谁学?跟佛学。佛讲的,我们无条件地一切都接受;跟佛相应的,我们要学;和佛不相应的,我...
https://jsl.com.cm/html/view/13429.html
夏坝仁波切:这六大过患,劝你常念生死无常
1.不会想起佛法。 因为学习佛法不仅是为了今生的安乐利益,而且是为了来世获得安乐,所以如果不去想随时有可能死的话,就不大可能有学习佛法的紧迫感。 2.即便念及佛法也不去修。 对佛法虽然喜欢和爱好,但是不会有那么强烈的想修佛法的心,只会有将来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