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安法师:怎样理解“无我”

https://jsl.com.cm/html/view/16990.html
大安法师:怎样理解“无我”   居士:“无我”是一种心态吗?有时当什么事都一起来的时候我就会不管不顾,什么都无所谓。无所谓成功,无所谓名利,甚至无所谓时间从旁流逝。这样又被人说是人生态度不积极、不上进,真的很矛盾。如今的世界太过现实,有些事我们不得不面对。如果“无我”了,那还能适应这个机械、繁忙、竞...

大安法师:经常做恶梦、怪梦该怎么办?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06.html
大安法师:经常做恶梦、怪梦该怎么办?   居士:请问法师,弟子经常做恶梦、怪梦,不知该怎么办?  法师:在你睡觉之前,至少念十到十五分钟的阿弥陀佛圣号。  然后做两个祈求,第一个祈求:弟子业障深重,但是幸闻佛法,希望佛慈悲不舍,哀怜摄受;  第二个祈求,弟子不识佛身相好光明,愿佛示现,令我得见,及见...

大安法师: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11.html
大安法师: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问:请介绍一下印祖往生后净宗的传承与发展。  大安法师答:印光大师是近代中兴净土宗的一位了不起的祖师。晚清以后,随着国运的衰微,佛教也呈凋零之颓势。印光大师生于乱世,悲愿广大,挽狂澜于既倒,高扬儒佛共弘之幢,其一生所倡导的“敦伦尽分,闲邪存诚,诸恶莫作,众善...

大安法师: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12.html
大安法师: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问:请问如果没有进佛门的人,也就是说没有皈依的人是否能读诵大乘经典?  大安法师答:虽然没有进行形式上的皈依,但如对大乘经典有好乐当然可以读。佛法经典重在流通。一切众生愿意读佛经,这是佛非常欢喜的事。所以不要给人家设置门槛,不能说一定要受皈依才能读经典、...

大安法师:经常做梦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13.html
大安法师:经常做梦睡眠质量差怎么办?   问:我经常在睡梦中做很多梦,造成睡眠质量很差,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不是因为日常生活中妄念太多了,要如何念佛,令自己安眠?  大安法师答:做种种杂七杂八的梦,这确实说明你的心散乱。这里面有日常生活的情况烙下的印子,日常生活烙下印子,或者日常需要追求的目标没有实现...

大安法师:打坐能治胆结石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17.html
大安法师:打坐能治胆结石吗   问:我现在诵经与打坐同修,自打坐后我的胆结石病不疼了,请问打坐能治胆结石吗?  大安法师答:你打坐一定要调心呐!不是为打坐而打坐,就是天台讲小止观,你得调身、调息、调心,你的身、心、呼吸与道相应。比如你在那里念佛,念佛是指自己的心与这个佛号相应,佛号是阿伽陀药,他就能...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18.html
大安法师: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问:如何理解“直心是道场”中的“直心”?  大安法师答:直心就是正直心、真诚心,而凡夫众生大多是弯曲的心,伪诈的心。在我执和利益的驱使下,充满机心用事,由此导致人格的瓦解,人际的紧张摩擦,种种烦恼。是故儒佛圣人悉皆教化众生要具真诚心。诚者,天之道也;...

大安法师: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19.html
大安法师: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问:在诵经时,读错读漏字是否要背因果?  大安法师答:读诵佛经,一定得至诚恭敬,如是方可消业障、开智慧。如果漫不经心,甚或污手翘腿等不敬,不唯难获利益,而其亵慢之罪,有不堪设想也者。是故,诵经前,宜将经文的生字查找认熟,然后,宁静片刻,徐徐读诵,念兹在兹,...

大安法师: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20.html
大安法师: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问:皈依佛教后,道教礼拜可以吗?  大安法师答:皈依了佛教,就意味着确定了精神归宿与人生价值目标。禀受三皈依时,吾人就庄重承诺:自皈依佛,就不再皈依天魔外道;自皈依法,就不再皈依外道典籍;自皈依僧,就不再皈依外道邪众。这是我们必须时刻谨记的。  确立了这种...

大安法师: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27.html
大安法师:信仰是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问:佛作为众生的信仰,到底是一种物质存在,还是一种理念?  大安法师答:佛作为众生所信仰的对象,可以说是一种物质性的存在,也可以说是一种精神性理念、信息层,这就涉及到佛的三身:法身、报身与应化身了。法身无形无相,随众生的机缘,佛以无碍智种种神通变化让有缘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