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贵华博士:佛教缘起思想的文化精神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https://jsl.com.cm/html/view/26211.html
周贵华博士:佛教缘起思想的文化精神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缘起思想的文化精神特质及其现实意义 周贵华   在刚刚过去的二十世纪,科学的进展和物质文明的成果令人炫目。技术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享受、效率和便利。但另一方面,西方工业现代化伴随的消极后果也显露了出来,生物物...

周贵华博士:佛教信仰简论

https://jsl.com.cm/html/view/26212.html
周贵华博士:佛教信仰简论 佛教信仰简论作者: 周贵华[1]  佛教信仰是佛教成立以及佛教修行的前提。但不论在一般佛教修习者还是在佛教研究者看来,佛教是强调智慧之教,因而其信仰方面多遭忽视。鉴于此,本文拟对佛教信仰作一个较深入的探讨。下面拟分四节予以讨论:一者佛教信仰的界定,二者佛教信仰的意义,三者佛...

周贵华博士:佛教与科学

https://jsl.com.cm/html/view/26233.html
周贵华博士:佛教与科学 佛教与科学 文/周贵华(慈林) 今天我要谈的题目是佛教与科学的关系问题。主要就佛教徒的本位来谈。涉及到三个方面:第一,在佛教与科学的关系中,佛教的科学观应该为何,也就是以佛教本位应该如何看待科学?第二,佛教科学观常见的错误类型是什么?第三,佛教摄受科学有无可能?这三个问题下面...

洪启嵩居士:佛教的神通

https://jsl.com.cm/html/view/26336.html
洪启嵩居士:佛教的神通   ...

其它:佛教中镜花水月的喻像(董良)

https://jsl.com.cm/html/view/26342.html
其它:佛教中镜花水月的喻像(董良) 佛教中镜花水月的喻像 董良   镜花水月是佛教中常见的一个名词,亦作“水月镜花”。本文分别就镜、花、水、月的喻像略做介绍。   一、镜   镜子能照见一切,但又是空无一物,因此,佛教以其比喻实中有虚,有中有无,色中有空的观念。《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弟子品》说:“诸...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

https://jsl.com.cm/html/view/26388.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附:佛教三字经(全文) 佛教三字经 杨文会 自叙 《释教三字经》者,明季吹万老人效世俗训蒙之书而作也。敏修长老为之注释,流传二百馀年矣。 顷者普陀印光法师从而新之,正文改十之三,注释改十之七,原本编为两排改而为一排,考据精详,文辞圆润,超胜旧作,而题名之处,不将重订者...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https://jsl.com.cm/html/view/26389.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余韵 余韵   三字偈 随分说 如风过 万籁歇   “偈”,音译伽陀、夜等。两者虽均以偈颂为体裁,但又有差别。偈前无散文(长行),而直接以韵文(偈颂)而说者,称为“孤起偈”,即伽陀;偈前有散文,而尚以韵文重复其义者,称为“重颂偈”,即夜。“偈”又分“通偈”与“别偈”两...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叙述古德

https://jsl.com.cm/html/view/26390.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叙述古德 叙述古德   古之人 行履笃 言不诳 心不曲   古代有许多人,为人忠厚,行履笃实,言不欺诳,心不谄曲。特别是学佛修行的人,他们既有广博的佛学理论知识,又有精深的实践修证功夫,常时本着上报四恩,下济诸苦,自他俱利,同得解脱的修行原则,在现实生活中认真行持,为...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劝学

https://jsl.com.cm/html/view/26391.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劝学 劝学   学佛者 首在信 信而解 解而行   作为一个真正学佛修行的人,首先对于佛法应该树立坚定的正信。龙树菩萨的《大智度论》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华严经》也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法。”可见信的重要。信有“实、德、能”三义:1、相信佛所说的法...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器世间

https://jsl.com.cm/html/view/26392.html
唐思鹏居士:《佛教三字经》新注 器世间 器世间   既论身  须论土  土为依  身为主   上面已经讲了以根身为主的正报,也就是有情世间;下面还要讲根身所依住的器界依报,也就是器世间。   四大洲  共铁围  七金山  绕须弥   四大洲者:1、南赡部洲:旧译为南阎浮提,此洲呈三角形,北广南狭,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