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四章 佛教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与发展

https://jsl.com.cm/html/view/25738.html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四章 佛教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与发展 佛教学 第四章佛教向世界各国的传播与发展 在印度佛教史上,孔雀王朝的阿育王(约前269~前236)是一位有相当影响的划时代人物。他继承父祖的王业,并进一步扩张势力,南灭羯陵迦,西征犍陀罗,使孔雀王朝成为统治除印度半岛南端部分地区外的整个印度及阿...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三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https://jsl.com.cm/html/view/25739.html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三章 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佛教学 第三章佛教在印度的发展 原始佛教以后,佛教在印度有长达1500余年的发展,经历了部派佛教、大乘佛教和密教三大阶段。 第一节部派佛教 在释迦牟尼逝世约百年之后,佛教僧团内部出现了明显的分裂,形成了不同的佛教部派,进入了所谓的“部派佛教”时期。这一时...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二章 佛教的创立与原始佛教

https://jsl.com.cm/html/view/25740.html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二章 佛教的创立与原始佛教 佛教学 第二章 佛教的创立与原始佛教 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是在距今大约二千五百年前的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的。自佛教初创至释迦牟尼逝世后的一百年间,佛教内部没有产生大的分歧,基本上保持了释迦牟尼生前所宣扬的教义和所规定的生活方式,史家通常把佛...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一章 佛教学概述

https://jsl.com.cm/html/view/25741.html
李富华教授:佛教学 第一章 佛教学概述 佛教学 第一章佛教学概述 第一节何谓佛教? 我们的这本书,是向读者介绍一个古老而全新的学科佛教学。作为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创始于公元前6~前5世纪时代的古代印度,但在尔后的发展中则越出了地域和国界,走向世界,在亚洲以及世界广大的地域中传播,从而成为人类社会...

韩廷杰教授:佛教的社会观点

https://jsl.com.cm/html/view/25782.html
韩廷杰教授:佛教的社会观点 佛教的社会观点 韩廷杰 佛教产生时,印度阶级压迫的突出特点是种姓制度,婆罗门教把人分为四大种姓:婆罗门(祭司)、刹帝利(武士)、吠舍(农民和手工艺者)、首陀罗(服务行业的劳动者)。婆罗门教规定:前三种姓可以加入婆罗门教,婆罗门教能够给他们第二次生命,所以称为再生族。首陀罗...

方广教授: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https://jsl.com.cm/html/view/25796.html
方广教授: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怎样读佛经—佛教研究经验谈之一 方广 初学者常把阅读佛典视为畏途,说:明明那些字都能认识,可是串到一起以后,就不知道它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好象看天书一样。其实,绝大部分佛典所表达的思想并不那么深奥,不是人们以为的那么难。无论如何,现代人的知识要比古人丰富;现代...

方广教授:佛教大藏经史(法藏文库本)自序

https://jsl.com.cm/html/view/25802.html
方广教授:佛教大藏经史(法藏文库本)自序 佛教大藏经史(法藏文库本)自序 方广 1984年秋天起,我跟从任继愈先生攻读博士学位。先生给我的任务是通读敦煌遗书,搞清楚哪些佛教文献是大藏经中不收的,整理后收入新编的《中华大藏经》。先生并要求我在阅读敦煌遗书的过程中,注意敦煌佛教的特点,争取写出一部《敦煌...

洪修平教授:佛教与佛学的关系如何?

https://jsl.com.cm/html/view/25843.html
洪修平教授:佛教与佛学的关系如何? 佛教与佛学的关系如何? 在佛教成为世界性宗教的过程中,佛学理论的建构和不断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佛学既不等同于佛教,佛教又离不开佛学。二者相互依存又相互区别。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它本身是由多种要素组合而成的。但不论是在何时何地流传的佛教,“佛”、“法”、“僧”三宝都...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律宗大意

https://jsl.com.cm/html/view/25955.html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律宗大意 佛教各宗大意一辑第三种 —律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编述 第一篇 绪论 第二篇 此宗之律学 第三篇 此宗之行果 律宗大意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此宗之名称及其略史 释迦如来一代教典,统分经律论三藏,此宗对经宗论宗释宗,以律藏为主,故名律宗;又以四分律为宗故,名四分律宗。...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

https://jsl.com.cm/html/view/25956.html
黄忏华居士:佛教各宗大意—唯识宗大意 佛教各宗大意一辑第二种 —唯识宗大意 黄忏华居士编述 第一篇 绪纶 第二篇 诸法概论 第三篇 法相义 第四篇 唯识义 第五篇 离染义—流转义 第六篇 清净义—还灭义 唯识宗大意 第一篇 绪论 第一章 此宗之名义 此宗之名称有五,一约辨相,名法相宗。此依解深密经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