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10359.html
益西彭措堪布:诸佛万德洪名为何能予众生圆满安乐?
以从如来秘密不可思议加持显现之圣号,赐予圆满安乐,也是万法法性缘起之力不可思议,何时亦不虚妄。若善观察,如意宝等唯微尘聚合,成就之咒唯音声众多刹那之相续,此外并无丝毫谛实,然而不可否认,彼等将对依止者赐予圆满所求,如是若以自性空而对“诸法之力缘起...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0.html
益西彭措堪布:因果业报是这样转化的!
如果我们造下定、不定业,是否只能被动地感受果报呢?当然,如不依对治力,业不会有丝毫的减弱,定要毫厘不爽地感果。但如依四种对治力忏悔,则可以使重业减轻,轻业变无。 四种对治力即:依止力、破恶力、恢复力、对治力。依止力,如人误服毒后,需依医治疗,造罪之人应归依...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1.html
益西彭措堪布:《净心法要》讲记
净心法要讲记 《净心法要》 ︱ 益西彭措法师.译讲 ︱ 全文分三:一、名义 二、论义 三、回向 甲一、名义 首先解释题目。所谓“净心”,即净治相续中的染污分别。“法要”,是指此法[1]归摄了诸多经藏法义的扼要,如同颂文所说,善修此法等同如理修习十亿经藏的扼...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2.html
益西彭措堪布:人生一场梦,死时方知晓!
文/益西彭措堪布 人生大多数时间都在贪嗔痴中度过,求解脱心很微弱,念佛也泛泛悠悠。到临终时念佛心提不起,被恶业、病苦缠住,就万分危险了。 所以,不能把解脱的希望放在临终,生前就要时刻求出离生死,求往生净土,不松懈地修法。 孟子说:“人人都可作尧舜。”...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3.html
益西彭措堪布:为什么要多行善呢?因为恶的心念和行为,每一个都在障蔽心性,修法必定修不上去
节选自益西彭措堪布《菩提道次第广论讲记 四十》。 为什么要多行善呢?因为每发一个善心,身心脉气等都会开,心是开放的状态。顺缘方面的善做得越多,心就开得越大,修法的力量就大,马上就能相应。不论是世间读书,还...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4.html
益西彭措堪布:一切吉祥决定从善业生,一切凶祸决定从恶业生
益西彭措堪布 改过的必要: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春秋时代的大夫看见人的言语动作,推测他的祸福,无不应验,这可以从《左传》、《国语》等众多的传记上看到。 有人问:言语、动作是当下外表的行为,祸...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5.html
益西彭措堪布:获得观世音菩萨感应的方式!
获得观世音菩萨感应的方式 感应的道理非常微妙。“感”是因,就像声音;“应”是果,就像谷响。对着山谷喊,叫做感;山谷中有声音回应,叫做应。 感应的方式用比喻来讲,就是“水清月现,水浊月隐”,这是讲我们心清净祈求,观世音菩萨自然就现在我们心里做加持。如果...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7.html
益西彭措堪布:佛冠上的如意珠之简介六字大明咒的功德
今天很荣幸能讲解六字大明咒的功德,因为这六字大明咒是佛冠上的如意宝王,是求解脱者的无上妙道,是十方诸佛的最上精华,是总摄八万四千法蕴为一体的大总持,是诸佛难测的观自在菩萨的微妙本心,是点铁成金、转凡成圣的灵丹妙药。 在中国的宋朝,有一位名叫“...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8.html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会给自己在未来多生多劫中,带来巨大的福德!
索达吉堪布 喇荣五明佛学院大堪布我们修行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缘分,虽然在轮回中被业和烦恼的镣铐紧紧束缚着,但我们有幸遇到大乘的佛法和善知识,明白了基本的取舍之理,过着一个清净的生活,这是非常难得的!—摘自《吃肉之过患》 益西彭措堪...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9.html
益西彭措堪布:破人伦关系和离间别人的婚姻关系都极其消福报
何为离间语? 离间语。事者,谓诸有情或和不和。 离间语的事,包括:一、诸有情和合;二、诸有情不和合。 意乐分三:想及烦恼如前。等起者,和顺有情,乐乖离欲,不和有情,乐不合欲。 离间语的想,是对有情和合或不和合无错误想。烦恼,是贪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