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10065.html
证严法师:生活中学习佛法千万不要生起这五种心魔
人与人之间慧性平等。身外境界的好坏是由“分别智”来判断,若能融会“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观念,则是平等慧,智与慧结合起来才是真正的大慈悲。慈悲之行,须以智慧来推动,才能精确无偏。 除了慈悲、大爱,更需要有信心,不可以有疑惑。人若有疑虑,则心志不...
https://jsl.com.cm/html/view/10814.html
妙境法师:佛学问答四篇-生活实践篇
佛学问答四篇-生活实践篇
境长老答/编辑室整理
问:在家居士应如何调伏淫欲?
答:还是要修不净观。但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你若观察你所爱的人,不净观不能现起;而欲心生起,不净观就修不来。那怎么办呢?先观察自己是不净,这样子渐渐观,不净的智慧增强了,然后再观所爱的人是...
https://jsl.com.cm/html/view/10816.html
妙境法师:佛学问答四篇-生活实践篇
佛学问答四篇-生活实践篇
境长老答/编辑室整理
问:在家居士应如何调伏淫欲?
答:还是要修不净观。但其中还有一个问题──你若观察你所爱的人,不净观不能现起;而欲心生起,不净观就修不来。那怎么办呢?先观察自己是不净,这样子渐渐观,不净的智慧增强了,然后再观所爱的人是...
https://jsl.com.cm/html/view/11236.html
生活中这个常见行为,其实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
每一种性格的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的背后都是苦难。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抱怨的话。其实,所有的怨语,不管是自怨自怜,还是抱怨别人,在佛门里,都被称为恶语,都属于嗔心所致。 常常抱怨的人,实际上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 抱怨别人,会产生...
https://jsl.com.cm/html/view/11238.html
生活中这个常见行为其实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
每一种性格的背后都有因果,每一个缺点的背后都是苦难。 生活中,很多人经常会不由自主地说出抱怨的话。其实,所有的怨语,不管是自怨自怜,还是抱怨别人,在佛门里,都被称为恶语,都属于嗔心所致。 常常抱怨的人,实际上是在损害自己的福报。 抱怨别人,会产生什...
https://jsl.com.cm/html/view/11917.html
达真堪布:生活中的缘起性空
第三关是空性见。空性好懂也不好懂,现在大家可能处在一个似懂非懂的状态,没关系,继续修行慢慢就明白了。 空性是什么意思?我们证悟空性之后有什么好处呢?前面讲了空性就是缘起,空性是从体上讲,缘起是从相上讲。今天主要从缘起的角度、或者说在相上讲。 缘起的第一个特点是无常...
https://jsl.com.cm/html/view/12144.html
达真堪布:生活水平好了,为什么人们内心的快乐却越来越少了?
有的人觉得自己有文化、有势力、生活很好、家庭很好,就骄傲自满。其实,即使你文化再高,知识再渊博,也都是分别念而已,不离烦恼;即使你势力再大,再有钱财,也都是一种压力,是一种心灵的负担。 有些人只追求物质的享受,不知道追求精神的享受。其...
https://jsl.com.cm/html/view/14930.html
济群法师学佛答问十二:生活是最好的修行道场吗?
问:生活是修行的最好道场吗?暂时不能参加书院学习时,我该怎么办? 答:生活可能是道场,但更有可能是名利场,是搏击场,让人在诱惑中自动倒下,或是在竞争中被动倒下。实在没条件时,可暂时按教材和书院要求的自修方式进行,有条件还是要尽量参加共修。 问...
https://jsl.com.cm/html/view/15144.html
生活中应如何面对他人的热嘲冷讽和不公平待遇?
问:生活中应如何面对他人的热嘲冷讽和不公平待遇? 索达吉堪布答:修大乘佛法者,在日常修行中,如果遇到其他有情侵害,侮辱讥讽、戏弄等,该如何调驯自心呢?论中提出了最直接而有力的方法,即是时刻牢记自己的誓言:自己在发菩提心时已立誓将身体布施给一切众生了,已送...
https://jsl.com.cm/html/view/15841.html
智渡法师: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困扰着,这是为什么?
居士问: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困扰着,这是为什么?智渡法师答:生活中的种种困扰,大多来之于:1、自作多情;2、不知满足;3、在攀比的恶习中自寻烦恼。放下吧,知足常乐、随缘解脱。有言道:“活到老、学到老”,学什么呢?首先,要在生活中学会观察,观察生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