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菩萨的故事:勃荷神异—金色猪

https://jsl.com.cm/html/view/4630.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勃荷神异—金色猪 勃荷神异—金色猪      宋朝建阳有一位赵姓人氏,他以畜养猪只为业,其中有一头猪看起来特别奇怪。这头猪的毛是金色的,更奇怪的是,它不吃其它的饲料,只喜欢吃勃荷(即薄荷,一种凉草)。因此,一些村里中的孩子们都把它叫做:「奇异的勃荷猪!」杀猪的屠夫们擒捉猪只的时候,所...

文殊菩萨的故事:口放金光—二梵僧

https://jsl.com.cm/html/view/4631.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口放金光—二梵僧 口放金光—二梵僧    唐高宗仪凤年中,西域有二位梵僧,到五台山,捧花执炉,屈着膝步行,向山顶礼文殊菩萨。因为精诚的缘故,就感遇文殊大士,化身为尼师,在岩石间,松树下,端然的独坐着,口中一直诵着华严经。那时正好是黄昏时分。尼师就对梵僧说:「比丘尼不适合与大比丘僧居...

文殊菩萨的故事:法华多宝—神英和尚

https://jsl.com.cm/html/view/4638.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法华多宝—神英和尚 法华多宝—神英和尚       唐朝神英和尚,是沧州韩氏之子,他幼年就出家,有着清明的节操以及坚定如金石的求法意志。壮年时,就皈投于南岳神会大师的座下,希望能够好好学到出世大法,时间在不知不觉间过去,有一天神会大师忽然对他说:「你的因缘是在北清凉胜地,好建立法幢,...

文殊菩萨的故事:常住三昧—金光照师

https://jsl.com.cm/html/view/4639.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常住三昧—金光照师 常住三昧—金光照师       唐朝的金光照,是渑池县李氏的儿子,他到了十三岁的那年,在宝云山灵粲法师座下披剃出了家。十九岁时,进入洪阳山,在迦叶和尚门下服侍,整整三年光阴,为了服侍和尚,睡觉时不曾安稳的睡在床位上,衣服也未曾松下离身,一直非常勤勉地做着和尚的侍者...

文殊菩萨的故事:圣境难测—道宣律师

https://jsl.com.cm/html/view/4643.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圣境难测—道宣律师 圣境难测—道宣律师       唐朝有一位道宣律师,是彭祖的后代,吏部尚书钱申的儿子,他的母亲有一天梦到一轮太阳投入自己的腹中,就这样,便怀孕了,不久即生下道宣律师。律师自幼就和别的小孩不同;生而好礼,正视听,肃仪容,天性严正,真是希有难得。道宣律师从小就勤诵经书...

文殊菩萨的故事:文殊化身—寒山大士

https://jsl.com.cm/html/view/4644.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文殊化身—寒山大士 文殊化身—寒山大士       寒山子,唐朝人,但不知道他究竟是那个地方的人士,他隐居在浙江省天台县西边灵江上游的始丰县西境七十里,有一个叫做寒岩的地方,认识他的人都称呼他为「贫子」,他喜欢装疯卖傻,常常语出惊人。寒山常到天台县的国清寺去,和寺里的食堂知事拾得和尚...

文殊菩萨的故事:弥陀化身—丰干禅师

https://jsl.com.cm/html/view/4657.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弥陀化身—丰干禅师 弥陀化身—丰干禅师       唐朝有一位丰干禅师,不知他是那里的人氏,他居住在天台山国清寺,头发剪到齐眉的高度,经常穿著一件不起眼的布衣。如果有人向他询问佛理,他都只回答:「随时」两个字。他曾经口唱道歌,身骑老虎进入国清寺前的松门,寺里僧众有修持不努力的,见了都...

文殊菩萨的故事:毒龙归化—降龙大师

https://jsl.com.cm/html/view/4658.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毒龙归化—降龙大师 毒龙归化—降龙大师       唐朝末年的高僧诚慧,是山西灵丘李氏之子,本来他的双亲没有子嗣,三度往五台山祈愿求子,于是感得了身孕,生下了他。诚慧法师出生时,相貌非常的奇特,不同凡俗,等到了成年,也不愿娶妻生子。他既不想成家,就拜别了堂上双亲,来到了五台山的真容院...

文殊菩萨的故事:欲火害人—释普明

https://jsl.com.cm/html/view/4665.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欲火害人—释普明 欲火害人—释普明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师,是济川赵氏之子。最初在泰山灵岩寺披剃出家,因为听说清凉山的种种胜境,于是带了简单的行囊钵杖,往清凉山一游,就在五台山南台的北边,辟了一座小小的佛龛石室专心修学。那时有一位奇特的僧人,也不知他的来处,常常和他谈论佛法,每...

文殊菩萨的故事:本来清凉—裴相国

https://jsl.com.cm/html/view/4666.html
文殊菩萨的故事:本来清凉—裴相国 本来清凉—裴相国   唐朝有一位相国裴休,字公美,是河东人氏。学问极为渊博,通诸子百家之学,曾参学于黄檗禅师,复饱经圭峰禅师之教化,退隐以后,遂专志禅学,默契无生之理。裴相国于孩提时,曾遇到一位奇异的僧人,对他说道:「到清凉寺来,我会送你三颗舍利子,并有一封简书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