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37368.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二章(1984)
请掀开经本一百二十一面,看这个大字。 解【一往分别。同居五浊轻。无分段八苦。但受不病不老。自在游行。天食天衣。诸善聚会等乐。】 从这里看起。这是益大师给我们解释西方极乐世界。在前面讲我们娑婆世界,跟西方极乐世界做一个比较,这一段说得更详细了。『...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69.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三章(1984)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三十面,最后一行: 解【问。寂光唯理性。何得有此庄严。答。一一庄严。全体理性。一一理性。具足庄严。方是诸佛究竟依果。若寂光不具胜妙五尘。何异偏真法性。】 这个假设的问答问得非常好,因为确实有不少人有这样的疑惑,这种疑惑对我们修学...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70.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四章(1984)
请掀开经本: 解【青色名优钵罗。黄色名拘勿头。赤色名钵头摩。白色名芬陀利。由生身有光。故莲胞亦有光。然极乐莲华。光色无量。此亦略言耳。微妙香洁。略叹莲华四德。质而非形曰微。无碍曰妙。非形则非尘。故洁也。莲胞如此。生身可知。】 这四色莲花是我们世...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71.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五章(1984)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四十四面,第五行: 解【食时。即清旦。故曰即以。明其神足不可思议。不离彼土。常遍十方。不假逾时回还也。】 这一段是说「得神足通乐,供他方佛乐」,有这两层的意思在。『食时』就是我们讲吃饭的时候,吃饭的时候是『清旦』,吃早饭的时候。...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72.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六章(1984)
请掀开经本第一百四十七面,第一行: 经【舍利弗。极乐国土。成就如是功德庄严。】 这句经文是总结前面的一段,就是指天乐、天花、神足、饭食经行,都是说的那个地方的众生,在物质上、精神上种种的享受,这些享受当然与自己的纯一精进,就是经上所讲的善根、福...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73.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七章(1984)
请掀开经本一百五十一面,倒数第六行: 解【四如意足。一欲如意足。二精进如意足。三心如意足。四思惟如意足。】 这是三十七道品里面的第三科,三十七品一共是可以分为七科。前面讲过四念处与四正勤是我们修学非常重要的基础,尤其是在初学。『如意足』也叫做「...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74.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八章(1984)
解【七菩提分。亦名七觉分。智慧观诸法时。善能简别真伪。不谬取诸虚伪法。名择法觉分。精进修诸道法时。善能觉了。不谬行于无益苦行。常勤心在真法中行。名精进觉分。若心得法喜。善能觉了此喜。不依颠倒之法而喜。住真法喜。名喜觉分。】 『七菩提分』,「七」是...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75.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二十九章(1984)
请掀开经本一百五十七页,倒数第四行,从八正道这里看起: 解【八圣道分。亦名八正道。修无漏行观。见四谛分明。名正见。以无漏心相应思惟。动发觉知筹量。为令增长。入大涅盘。名正思惟。】 这是三十七道品最后的一科,我们通常称为『八正道』,也称为『八圣道...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76.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章(1984)
请掀开经本一百六十面,第六行: 解【此等道品。依生灭四谛而修。即藏教道品。依无生四谛而修。即通教道品。依无量四谛而修。即别教道品。依无作四谛而修。即圆教道品。】 这一段是属于佛学的常识。我们如果老实念佛,这些知不知道没有什么太大的关系,如果是研究...
https://jsl.com.cm/html/view/37377.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三十一章(1984)
请掀开经本一百六十三面,第八行: 解【如是等法者。等前念处正勤。如意足。等余四摄六度。十力无畏。无量法门也。】 这一段文不长,包含的意思相当之多,我们也得在此地给诸位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四摄法」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我在上次将布施的意思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