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

https://jsl.com.cm/html/view/6736.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   佛说四十二章经经序  宣化上人  世尊成道已。作是思惟。离欲寂静。是最为胜。住大禅定。降诸魔道。於鹿野苑中。转四谛法轮。度x陈如等五人。而证道果。复有比丘所说诸疑。求佛进止。世尊教敕。一一开悟。合掌敬诺。而顺尊敕。  「世尊」:就是释迦牟尼佛...

宣化上人:礼拜佛菩萨的功德有五种

https://jsl.com.cm/html/view/6737.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礼拜佛菩萨的功德有五种 礼拜佛菩萨的功德有五种:(一)端正圆满。相貌生得端正圆满,人人见了都生一种爱敬心,对你有一种好感。(二)得妙音声。声音清朗宏亮,好像铜钟。(三)多财富。能礼拜瞻礼佛菩萨的形像,等到将来,会有很多的财富、宝贝。(四)生尊贵家。出生在很有地位、很...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25-26)

https://jsl.com.cm/html/view/6738.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25-26)  大佛顶首楞严经五十阴魔浅释(25)唐天竺沙门般剌密帝译宣化上人主讲    【注二六】上人于一九八三年一月补述    宗教,有古老的宗教,有时髦的宗教。古老的宗教,没人相信;时髦的东西,人人都趋之若狂。佛所讲的法,最重要的就...

宣化上人:世人没有清醒的时候不知设法脱离轮回之苦

https://jsl.com.cm/html/view/6739.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世人没有清醒的时候不知设法脱离轮回之苦 世上的人,都在醉生梦死中过生活,没有清醒的时候,不知设法脱离轮回之苦。自无量劫以来,被无明所牵,在六道轮回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如同旋轮,永无了期。人生如演戏,在这出戏中,演做皇帝,享荣华富贵。在那出戏中,演做乞丐,受困苦艰...

宣化上人: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清理心里的垃圾

https://jsl.com.cm/html/view/674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清理心里的垃圾 念观世音菩萨圣号,就是清理心里的垃圾。念一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一个妄想。念两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两个妄想。乃至念万声观世音菩萨,就少打万个妄想。有人说:「法师!您讲错啦!我一边在念观世音菩萨,一边在打妄想。所打的妄想,比念观世音菩...

宣化上人: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责任为何

https://jsl.com.cm/html/view/6741.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责任为何 人在世,要知道做人的责任为何?人的责任,应该为旁人服务,利益他人。以所有人之福利,做为自己的福利;以所有人之痛苦,做为自己之痛苦。此因为「一般人所愿意者,福利也;一般人所不好乐者,痛苦也。」因为有这种关系,故自己的福利应该让给他人,旁人的...

宣化上人:人不是为吃饭而活着,人活着应有利于天下

https://jsl.com.cm/html/view/6742.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人不是为吃饭而活着,人活着应有利于天下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这两句话是对呢?还是不对?是两句全对或全不对?是一句对一句错?结果众说纷纭。有说全对的。有说一句对一句错的。我告诉你们,「人为财死」这话不对,人是为色而死。「鸟为食亡」是对的,鸟为生存,不得不觅食。但人...

宣化上人:要有这样的抱负才算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

https://jsl.com.cm/html/view/6743.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要有这样的抱负才算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 你们要立大志,做大事,不要想做大官,赚大钱。那是为自己个人的享受,对世界人类没有什么贡献。要想将来怎样利益社会?怎样利益国家?怎样利益全人类?要有这样的抱负,才算大丈夫、大英雄、大豪杰。不要想当医生,可以赚很多钱,没有病的人,给...

宣化上人:财色名食睡此为地狱五条根

https://jsl.com.cm/html/view/6744.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财色名食睡此为地狱五条根 人贪著色声香味触五欲之境,即财色名食睡;此为地狱五条根,条条皆通入地狱。譬如:(一)贪财者:不择手段去赚取金钱,不顾仁义道德,也不管金钱之来源是否正当,终日‘心为钱役’,种下堕地狱之种子。(二)贪色:美色是众生轮回之因。不论男女,偶一相遇,...

宣化上人:四无量心是什么呢

https://jsl.com.cm/html/view/6745.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四无量心是什么呢 四无量心,四无量心是什么呢?就是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慈悲喜舍这四无量心。慈能予乐,来摄受一切众生。无量,自己的慈也无量,所摄的众生,所教化的众生也是无量。悲,自己的悲心是无量的,所救度的众生也是无量,所以这叫做悲无量心。喜,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