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心是业之源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87.html
益西彭措堪布:心是业之源 一 万行之源 每个人所造的业不外乎身体的造作、语言的交流、思想的活动这三个方面。而身口一切的行为又都是受着一念的驱使去造作的。离开了这现前的一念心,身口如同无情之物,怎么会有行住坐卧、出言吐语的活动呢?所以身口是造业的工具,意识才是造业的作者。就象樵夫用斧头砍柴,我...

益西彭措堪布: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88.html
益西彭措堪布: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日常如何修行净土  益西彭措法师 讲授  这是从《印光大师文钞》里摘下来的开示净业学人日常如何修行净土的教言。这里简单做个解释: 【既有真信切愿,当修念佛正行。】 “真信”就是对佛所说西方净土不可思议的功德庄严深信不疑。“切愿”就是发起了誓愿脱离娑婆世界...

益西彭措堪布:贪欲对人的危害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89.html
益西彭措堪布:贪欲对人的危害     在物质文明的典范——现代化大都市中,环境污染严重,空气中弥漫着汽车排放的尾气和工业废气,人感到胸闷压抑,耳朵听的是嘈杂噪音,眼睛见的是五光十色斑驳的色彩,在这样的环境中,人容易心烦意乱心情压抑,尽管自身不愿意,但这些都难以躲避,这到底能给渴望现代化物质享受的人们...

益西彭措堪布:财物并非快乐之源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90.html
益西彭措堪布:财物并非快乐之源     当今社会,人们认为只有丰裕的物质生活才是人生幸福安乐的基础,只有物质享受才是人生的价值所在。由于这种观念在社会上大量传播渲染,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使得它在人们的意识里变得根深蒂固,深深影响着人们的行为。许多人除了追逐物质财富,根本不知道作为人还应有其它的人生目...

益西彭措堪布:烦恼的体相、生起次第、起因及过患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91.html
益西彭措堪布:烦恼的体相、生起次第、起因及过患   导致众生流转生死的因,虽然同时须要惑(烦恼)、业两种,但以烦恼更为主要。因为若无烦恼,即使宿世造业超诸量数,也将如种子缺少水、土等,则不能发芽一样,如是诸多宿业缺少俱有缘,也不能生发痛苦之果13。反之,如没有宿业,仅有烦恼,则当烦恼生起之时,即会当...

益西彭措堪布:贪欲耗尽暇满人生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92.html
益西彭措堪布:贪欲耗尽暇满人生     对现代人来说,贪欲贯穿着一生,大量的时间都花在满足这种占有外物的欲望上,正是为了满足这些层出不穷的贪欲,人们消耗了自己宝贵的暇满人生。俗话说:“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般人一辈子都被世间的财富牢牢套死。   在这个时代,即使是未成年人也知道物质享受,甚至有...

益西彭措堪布:尊敬身边的佛陀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93.html
益西彭措堪布:尊敬身边的佛陀     有人问:讲记上说,修持普贤行愿,凡是受用大乘法的顺缘,都会任运地(自自然然地)摄集,种种能产生苦恼、能引发身心疾病等的恶因缘都能转为菩提心和修行的助伴。对这一条,怎么生信解呢?   先看一个故事,看懂了故事,就会把问题解开。  有一位洪居士,与一位中学老师结婚...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跳出生死轮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94.html
益西彭措堪布:如何跳出生死轮     生死轮图总的是要表示四谛:生死轮的主体表达的是苦谛与集谛的含义;左上方的月亮,表示灭谛;佛陀以手指向月亮和两首偈的偈文,则表示道谛。   生死轮的主体分成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生死轮最内圈画有猪、蛇、鸡,比喻愚痴、嗔恚、贪欲三毒。三毒烦恼是让...

益西彭措堪布:现代传媒工具对修行造成的违缘(三)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95.html
益西彭措堪布:现代传媒工具对修行造成的违缘(三) 六、互联网狂躁症 一位家长反映他读大学的儿子行为很不正常,动不动就发脾气,有几次还摔东西,问他有什么不舒服,他说就是觉得很烦。 这位家长反映,儿子最喜欢的就是上网,一有空就坐在电脑前,不知道为什么上了网之后,就变得脾气很狂躁。这就是典型的“互联...

益西彭措堪布:现代传媒工具对修行造成的违缘(二)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96.html
益西彭措堪布:现代传媒工具对修行造成的违缘(二) 四、3G时代的来临 3G,中文涵义是指第三代数字通信。在1995年问世的第一代模拟手机(1G)只能进行语音通话,在1997年出现的第二代数字手机(2G)增加接收数据的功能,比如浏览网页或接受电子邮件;第三代(3G)与前两代的主要区别是在传输数据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