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27152.html
腊月初八:释迦牟尼佛成道日
释迦牟尼出家后,曾多方寻访明师,以求大道。他见众多修行之人,或以草为衣,或不食自饿,或翘一足,或卧尘土荆棘之中,或拜日月,或事奉水火,心中大不以为然,知其皆为外道。 后来,释迦牟尼从师隐居山洞的阿罗逻迦罗摩和乌陀迦罗摩学习禅定。前者教他“追随沉思默想步骤”,就能...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53.html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为什么出现在这个世间
古印度婆罗门教、瑜伽、数论这些大师们都修禅定,都有这个能力,因此六道之内的空间维次,他们几乎完全突破,所以他们很清楚六道的状况。但是他只知其当然,不知其所以然。六道是怎么来的?为什么会有这个现象?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他就不知道了。因此,释迦牟尼佛出现在...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54.html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的经济学
出自净空法师《华严经讲记》
佛菩萨跟我们凡夫不一样的地方,要晓得在哪里。释迦牟尼当年在世,诸佛菩萨应化在世间,跟我们一样每天也吃饭、也喝水、也穿衣服、也工作,没有两样。不一样在哪里?就是他没有分别、没有执著,他对于一切现象,对于一切人事物,他没有控制、没有占有,不...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55.html
释迦牟尼佛:和气四瑞
释迦牟尼佛:和气四瑞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地方叫嘎西,那里有一片茂密的森林。森林中有一只羊角鸟、一只山兔、一只猴子,还有一头大象,四只动物和睦相处,从不争吵,欢乐、祥和地生活着。 一天,四只动物商量说:“我们应该恭敬年纪最大的。”于是经过相互协商,大家一致同意用古树...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56.html
释迦牟尼佛涅后的三次出棺
释迦牟尼佛涅后的三次出棺
古印度的拘尸罗国,是释迦牟尼佛示寂的国度,拘尸罗城西北三四里渡河不远,即世尊涅之婆罗树林。婆罗树皮青素白,很光润,其中四珠特别高大,正是佛陀示寂的地方,盖有一座砖石的精舍,内有如来涅之卧像。旁有一塔,是阿育王所造,塔前矗立着高...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58.html
释迦牟尼佛的一生(108图传)
001 The Hermit Sumedha makes his aspiration苏弥陀隐士 (EON注:即善慧隐士,果德玛佛陀4阿僧祗10万大劫前的前世,以身做路供养燃灯佛,他当时已经修行到能使用神通了,但是为了表达对燃灯佛的尊敬,不使用神通修路;他身后那位女子...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60.html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是多元文化社会教育家
恭录自净空法师讲的《净土大经解演义》
我常说,我们学佛,对老师不能不认识。这最初章嘉大师教给我的,你对于释迦牟尼佛不认识,你肯定会走错路,会走入歧途。你必须先认识他,他给我们做了好榜样,我们学佛就是向他...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63.html
宣化上人:释迦牟尼佛在其他国土护念的“五种法师”
摘自《妙法莲华经浅释》宣化上人讲述我千万亿土 现净坚固身 于无量亿劫 为众生说法若我灭度后 能说此经者 我遣化四众 比丘比丘尼及清净士女 供养于法师 引导诸众生 集之令听法若人欲加恶 刀杖及瓦石 则遣变化人 为之作卫护若说法之人 独在空闲处 寂寞无人...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64.html
释迦牟尼佛晚年与舍利弗的对话
佛教徒们有的时候出于宗教感情认为释迦牟尼佛是最高的,认为佛教经典中所讲的一切就是最终的佛法。然而释迦牟尼佛本人不仅从没有这样说过,还明确的否定了这样的说法。下面我就给大家讲这样一个小故事。
根据巴利文佛经的记载,释迦牟尼佛在临近涅前,从王舍城出发来到那烂陀,在那里见...
https://jsl.com.cm/html/view/27165.html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放下两种障碍而明心见性
净空法师:释迦牟尼佛放下两种障碍而明心见性
恭录自《净土大经解演义》
所以下面讲,「行人若作相以求」,这个行人就是修行人,指我们现在正在修学。「意存菩提之果」,我们心里真正以为有个菩提之果,「与求菩提之法」,这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