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不喜不忧

https://jsl.com.cm/html/view/8003.html
圣严法师:不喜不忧     不喜不忧  文、圣严法师  若了知无我,有如是人者,闻有法不喜,无法亦不忧。──大智度论卷二六。释初品中十八不共法  一个人如果彻底明白了“无我”的道理,听到说“有”,不会喜形於色,或听说“无”,也不致忧愁恐慌。  如果已知无我的道理,即知“我”这样东西,不过是由身、心、...

圣严法师:是否拥有神通便能无视因果?

https://jsl.com.cm/html/view/8004.html
圣严法师:是否拥有神通便能无视因果?   信众问:大师,是否拥有神通便能无视因果?  圣严法师答:佛教承认神通的事实,也承认神通的功用,并且佛教的神通境界远在其他的一切宗教之上。佛教将神通分为六大类,那就是:神足通、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漏尽通。  佛教相信一切神鬼多有由果报而得的神通,一...

圣严法师:佛教里讲的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https://jsl.com.cm/html/view/8005.html
圣严法师:佛教里讲的的授记观念是什么?   圣严法师  授记(ryakarana)是佛教的专有名词,是十二部经的一种,它的意思是预告,是佛对于已发心的众生,预告其必将成佛者。本来在帝王制的时代,国王所生的第一个儿子,多半会被预定为王位的继承者,在宣告其继承的法定地位之时,也称为授记;而且,在印度需要...

圣严法师:念佛与持咒有什么不同?

https://jsl.com.cm/html/view/8006.html
圣严法师:念佛与持咒有什么不同?   文/圣严法师  念佛与持咒,本来源于修定的方法之一,然在净土教法及密宗教法独立成派之后,便与修定的方法分了家。  如果站在整体佛法的立场来说,仍是彼此呼应的。  念佛的方法,可以涵盖念一切佛与一切菩萨的圣号在内,未必单指念的阿弥陀佛。例如七天之中单念阿弥陀佛,称...

圣严法师:诵经是为了什么

https://jsl.com.cm/html/view/8007.html
圣严法师:诵经是为了什么   文/圣严法师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等。  诵经的起源,出于印度释迦佛的时代,...

圣严法师:善知识与恶知识

https://jsl.com.cm/html/view/8008.html
圣严法师:善知识与恶知识   佛教中有所谓的‘善知识’,善知识既是我们的好老师,也是我们的好朋友,能够从意见及观念上规劝、鼓励、帮助我们。  佛经非常强调善知识的重要性,经典中所说的善知识,又名‘大善知识’,主要是指得道的高僧、大菩萨。例如《华严经》中的善财童子,他一共拜访了五十三位大菩萨,每一位大...

圣严法师:佛子传播佛门丑事是三重地狱大罪!

https://jsl.com.cm/html/view/8009.html
圣严法师:佛子传播佛门丑事是三重地狱大罪!   受戒和学戒的目的,是在持戒,如果受而不学,那是懈怠愚痴;如果学而不持,那是说食数宝。佛陀制戒是要佛子去遵行践履的,不是仅让佛弟子们增长见闻,充实话柄,而去批评这个和尚犯戒,那个尼姑不规矩的。这也正是今日的佛门,最感痛心的事!佛门丑事,多半是由佛子传播出...

圣严法师:佛教相信忏悔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8010.html
圣严法师:佛教相信忏悔吗?   问:佛教相信忏悔吗?  圣严法师答:是的,佛教确切地相信忏悔的功能。  佛教相信,除了重大的如杀生、偷盗、邪淫、大妄语(妄称自己是圣人)等的已遂罪,必须随业受报之外,其他的未遂罪,以及过失犯戒与威仪犯戒等罪业,均可依照佛所规定的方法忏悔。  忏悔的作用,是在毫不容情地...

圣严法师:21句经典语录,句句深入人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8011.html
圣严法师:21句经典语录,句句深入人心   圣严法师,佛学大师、教育家、佛教弘法大师,也是禅宗曹洞宗的第五十代传人、临济宗的第五十七代传人、台湾法鼓山的创办人。  1. 慈悲是没有敌人的。——圣严法师  2. 忙得快乐,累得欢喜。——圣严法师  3. 忙而不乱,累而不疲。——《108自在语》  4....

圣严法师:“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

https://jsl.com.cm/html/view/8012.html
圣严法师:“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   圣严法师  “忏悔”是肯定自我非常重要的途径,忏悔的意思是“承认错误”,但是承认错误之后,还要负起责任,准备接受这个错误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这才是忏悔的功能。  根据佛经,忏悔有三种方法:第一是对自己的良心忏悔;第二是对我们所亏欠的人忏悔;第三则是当众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