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西彭措堪布:这样一个神奇的不可思议大威德法门!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58.html
益西彭措堪布:这样一个神奇的不可思议大威德法门!   益西彭措上师——讲闻《普贤行愿品》缘起  般若班、般若讲研班、道次第班、修心班、净土班的道友们一直在学习甚为难得与极为殊胜的佛法,福报确实不可思议,非常随喜!如果依靠这些佛法,你们内心能够生起强烈善心的话,不用我祝福你们,你们自己的每一个善念都是...

益西彭措堪布:这样修福德可以全面的转变命运

https://jsl.com.cm/html/view/10453.html
益西彭措堪布:这样修福德可以全面的转变命运   如果我们的眼光看得长远一些,就应当为未来着想,这一生修行的目的不是为了现世八法,而是为未来更广大地修持大乘道做好准备。  八因三缘,实际是修一个圆满的福德身,作为大乘利他的所依身,在寿命、相貌、出身、财富、威信、名声、根性、力量各方面都应当具备上等的条...

益西彭措堪布:这样预测福祸,无不应验

https://jsl.com.cm/html/view/10468.html
益西彭措堪布:这样预测福祸,无不应验   改过的必要:  春秋诸大夫,见人言动,亿而谈其祸福,靡不验者,左国诸记可观也。春秋时代的大夫看见人的言语动作,推测他的祸福,无不应验,这可以从《左传》、《国语》等众多的传记上看到。  有人问:言语、动作是当下外表的行为,祸福是未来的果报,怎么从外相能推测未来...

益西彭措堪布:念佛融入到大众共修,这才是有智慧的选

https://jsl.com.cm/html/view/10497.html
益西彭措堪布:念佛融入到大众共修,这才是有智慧的选择!     还要知道,修净土法要有一种亲情,有一种天伦之乐。我们就是阿弥陀佛的孩子,所以要跟阿弥陀佛很亲。这种心现在就要培养,培养得越深越好。这样越来越亲,将来一生到佛前,就是真正生到了母亲跟前,到时佛一加持,就有很大的利益。    我们要把目光放...

印光法师:“我业重,恐怕不能往生”,这种想法对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10920.html
印光法师:“我业重,恐怕不能往生”,这种想法对吗?(266-268)   266、“我业重,恐怕不能往生”,这种想法对吗?  不对。往生西方,万不可卑劣自居,谓我业重,恐不能生。若作此想念,则决定不能生矣。  若不念佛求生西方,纵生到至极尊贵之非非想天,天福一尽,仍复轮回六道。若具志诚恳切念佛,纵将...

这样才是如法学佛的方法和路子!

https://jsl.com.cm/html/view/11097.html
这样才是如法学佛的方法和路子!   1.共修的殊胜  大家工作比较忙碌,但我们一个礼拜至少要有一次同学共修的机会,这样才能够让自己内心善法的力量不断得到增强。在家的时候,自己孤单单的一个人很难培养出来慈悲心,智慧和愿力也启发不出来。久而久之,我们人的性格就会变得很孤僻,就不容易合群、不容易同别人相处...

偶尔有邪恶念头闪现,这样的我是坏人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11100.html
偶尔有邪恶念头闪现,这样的我是坏人吗?   网友:  求法师慈悲开示,现在的我偶尔会有邪恶的念头闪现,之前也没有这样过,这让我开始怀疑自己,也开始否定自己,我这样是坏人了吗?并且感觉有点抑郁情绪,诵经的功课好像也做不下去,求法师开示。    人并非简单地分为好人坏人、善人恶人,这些概念都是我们自己内...

许愿与发愿有何区别?这件事情千万别迷信!

https://jsl.com.cm/html/view/11228.html
许愿与发愿有何区别?这件事情千万别迷信!   佛法不讲许愿、还愿,而讲发愿、行愿。愿不是许给佛菩萨去帮忙实现的,佛菩萨也不需要我们的酬谢;愿,是自己的心、理想、目标,发愿是行为的动力和向导,依愿而行是实现目标的唯一途径。  发心,是我想要去做什么;许愿,是我想要得到什么结果。前者是在因上而言,后者是...

这样学佛法才不会走弯路

https://jsl.com.cm/html/view/11230.html
这样学佛法才不会走弯路   学佛法,我们要根据经论上面的教授,不能自己随便理解一通。随便理解一通,你只会自己耽误自己,最后你讲出来也耽误别人。  “若不观察,随心爱乐,唯乱于言。若非尔者,内返其意,详细观察,极为谛实。”“若不观察”,如果我们对三宝的功德不是这样来观察修的话,“随心爱乐”,随着我们自...

只持一戒竟比圆满持戒功德大?这一点你领悟

https://jsl.com.cm/html/view/11244.html
只持一戒竟比圆满持戒功德大?这一点你领悟了吗?   要成佛就要净除一切罪障,成就一切功德,圆满福智二资粮,这就要从持戒开始。戒是“轨成出离之道”,是定慧之基。但要持好戒,有四个难关,分别是物欲、情执、名利和邪见,我们必须先认识清楚,然后一关关去突破。  第一关、物欲  刚刚出家的时候,我们可能在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