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成佛以后还要不要受报

https://jsl.com.cm/html/view/7973.html
圣严法师:成佛以后还要不要受报   文/圣严法师  是的,成佛以后也要受报,这从世间的圣人和伟人来看,也都有许多的不如意事可知。比如耶稣被他的门徒出卖,最后钉死于十字架;孔子绝粮于陈、蔡;文天祥受诛;美国的林肯和印度的甘地被刺身死;中山先生在伦敦蒙难等。因此,在释迦牟尼佛成佛前后,也有好多魔难,比如...

圣严法师:切记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家庭和乐

https://jsl.com.cm/html/view/7974.html
圣严法师:切记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家庭和乐   居士是理想的菩萨道实行者。(图片来源:凤凰网佛教)  一个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  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https://jsl.com.cm/html/view/7975.html
圣严法师:人的三世因果观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此乃说明十二因缘的流转和还灭也是离不了空性。从无明到老死一共有十二个阶段,显示生命的过去、现在、未来三世流转的过程,这是佛法里很重要的理论和观念。佛法讲众生,是包括 六道中的一切众生,而十二缘则是专从人的立场来看。因为诸佛世尊...

圣严法师:杀生的范围世间所有一切生命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7976.html
圣严法师:杀生的范围世间所有一切生命吗?   圣严法师  经常听人提问,究竟杀生是指什么?动物不可以杀,因为那是生命,和人一样都有感觉。但植物同样是生命,为什么可以“杀”?据说现代科技已经证明植物也有类似人类或动物的感知能力,植物也会“恐惧”也会“害怕”。既然如此,那么蔬菜水果应该也有“感知”能力?...

圣严法师:人生如梦幻,修行让久梦觉醒

https://jsl.com.cm/html/view/7977.html
圣严法师:人生如梦幻,修行让久梦觉醒   我们总认为梦不是真的,而清醒的时刻才是真实的。但是当我们发觉身体本身,还有这个世界、生与死都是虚妄的,才明白睡着与醒着的时候,其实都如同梦境一般。  文:圣严法师  佛陀说,人生如梦幻。尤其当生命充满着欢喜和快乐的时候,要把它当成是场梦,何其困难。没有人想从...

圣严法师:详说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https://jsl.com.cm/html/view/7978.html
圣严法师:详说观世音菩萨的法门   文/圣严法师  本节补述于民国七十五年九月廿四日  观音法门很多,大致分为显密二门。密法多用观想,必须身口意三业齐修,修学者必须师师传承,师弟亲授,修行时必须供养、作观等仪轨坛场,而且不是短时能够成办。显法则不拘形式,不限时地,不择师资,只要持之以恒,必有效验。所...

圣严法师:磨砖成镜

https://jsl.com.cm/html/view/7979.html
圣严法师:磨砖成镜   「磨砖成镜」—— 圣严法师《圣严说禅》  问:  马祖禅师到怀让禅师那儿学道,每天都坐禅,有一次怀让禅师问马祖:「你坐禅是为了什麽?」马祖说:「为了成佛呀!」怀让就拿了一块砖磨了起来,马祖觉得很奇怪,问他磨砖做什麽?怀让说:「把它磨成镜子。」马祖说:「磨砖怎能磨成镜子呢?」怀...

圣严法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如何抉择?

https://jsl.com.cm/html/view/7980.html
圣严法师:广学多闻与一门深入,如何抉择?   近代的思想家胡适之先生曾经说过:“为学应如金字塔,要能广大要能高。”博览群籍是学问的基础,一门深入是学问的造诣。如果仅是博大而不精深,不能成为学问,只能算是常识,所谓门门通,门门稀松;不能在任何专门的范畴中出类拔萃、登峰造极,就不能够见其成就和独到的特色...

圣严法师: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7981.html
圣严法师:在家信佛有禁忌吗?   民间通俗的信仰,有很多的禁忌,但那并不是正信的佛教,却被误认为是佛教的禁忌。如香炉里面残余的香棒,不可以每天清理,结果弄成脏乱和容易引起燃烧的危险。其实,我们寺院每一尊佛前的每一个香炉,在每天的清晨都必须清理收拾,经常保持像第一次烧过香的香炉一样清洁。  在家的女信...

圣严法师:感化、感动、感谢、感恩

https://jsl.com.cm/html/view/7982.html
圣严法师:感化、感动、感谢、感恩   圣严法师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具体实践自助助人的修行呢?可从“四感”-感化、感动、感谢、感恩来着手。  感化-知惭愧、常忏悔  许多佛教徒都是拿经典来教化他人、感化他人,拿佛法的标准来要求别人。  佛法是来帮助我们修行的,不是拿来度量人的。可惜很多人不仅以佛法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