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10696.html
济群法师:汉传佛教的反思
汉传佛教的反思
——戒幢佛学论丛总序
济 群
在中国文化史上,虽有先秦的诸子百家,但汉魏以来活跃于社会的主要是儒释道三家。其中,唯佛教属外来文化。但它在中国流传的两千多年中,和传统文化水乳交织,并以其丰厚的思想义理深深影响着国人,与源自本土的儒、道二教呈鼎立之势,成为...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16.html
济群法师:学佛三要
学佛三要
——2005年讲于江西佛学院
我出家后,基本在佛学院度过,前后已有二十多年。对目前这种沿用社会院校模式的佛教教育,有诸多感慨。事实上,佛教自身就有良好的教育传统,有一套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方法。佛陀本人就是伟大的教育家,历代祖师则是优秀的授业师长。所以,未来的佛教教育...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27.html
济群法师: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佛法修学次第的思考
2005年冬于新加坡“汉传佛教修学次第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主题为“汉传佛教的修行次第”,这是当今教界亟待厘清的现实问题。在多年弘法过程中,我深切感到,许多人虽学佛日久,但对修学基本理路仍混沌无知。原因何在?正是不得要领、不明次第所致。 佛...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33.html
济群法师:一个根本,三大要领——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
一个根本,三大要领
——关于汉传佛教建设的思考
济 群
内容提要:如何使佛教健康发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资源。在思考过程中,笔者发现,教界所以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原因有二,其一,由其依托基础所致,即目前盛行的修学体系存在缺陷;其二,则...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39.html
济群法师:我的判教观
我的判教观
济 群
内容提要:本文以皈依、发心、业果、戒律为各宗共同的修学基础,以解脱为三乘佛法的核心目标,以菩提心为大乘佛教的不共教法,以净土法门为方便之道,为学佛修行的后保险。 这一定位,主要是基于对佛教健康发展的思考。从教界现状来看,普遍存在基础薄弱、修学无...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41.html
济群法师:从有限到无限
从有限到无限
济 群
导 言
《普贤行愿品》在教界的流传可谓广泛,却罕有学人真正透彻其间蕴藏的无限深意。本品立足于华严见地,我曾总结为“菩提心的无上观修,佛陀品质的临摹方法”。此次,有因缘在朝礼普贤菩萨应化道场峨眉山之后再度宣讲本品,蒙菩萨加持,对经中深密佛意又有新的体...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49.html
济群法师:造就慈悲品质
造就慈悲品质
在座的出家众及在家众,大多受过菩萨戒。按正常情况,既已受过菩萨戒,理应具足菩提心。同时也意味着——我们是菩萨了。那么事实又是如何呢?我们究竟是名副其实的菩萨,还是徒有虚名的假冒伪劣呢? 菩萨,不是一种说法,也不仅是一种身份。重要的,是具备菩萨那样的...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55.html
济群法师:《道次第》修学漫谈
《道次第》修学漫谈
济 群
——2008年6月讲于西园寺般若堂
学习这件事,确实大有学问。我们现在的学习,多半是一种学院式的学习,是停留在书本知识上的学习,甚至对知识本身的掌握都不是很完整,很准确。在心行上的作用,那就免谈了。这样的学习,哪怕学得再多,过一段时间,...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59.html
济群法师:《道次第》修学地图
《道次第》修学地图
——2007年秋讲于厦门南普陀“青年佛学进修班”
济 群
近年来,《道次第》在汉传佛教地区日渐盛行,这一现象绝非偶然,而是反映了大众在修学上的实际需要。今天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资讯空前发达。对学佛者来说,不必出门就可接触汉传各宗乃至三大语系的...
https://jsl.com.cm/html/view/10762.html
济群法师:《道次第》修学意义
《道次第》修学意义
——2008年秋讲于厦门道次第专修班
济 群
首先恭喜大家进入“道次第专修班”学习,同时也希望大家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真正走上解脱之路,菩提之路。无始以来,我们始终在轮回中流转,经历了无数的悲欢,无数的苦乐,无数的生死。虽然一直在寻求离苦得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