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本法师:何谓离三心,去四相?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07.html
如本法师:何谓离三心,去四相?     何谓离三心,去四相?     过去心、现在心、未来心是名三心。过去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梵语sunyata)故;现在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未来心如幻如化,了不可得,空性故,三心了不可得,空无自性,无所得故,应当离,不应生心贪著自性可得,自性空性...

如本法师: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08.html
如本法师: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     佛制定过午不食戒,有何好处?修行到何种境界,才可持过午不食戒?   过午不食的好处极多,是故佛陀制定之:   一.食欲少,能减低男女爱欲之心。   二.能得身心轻安,让肠胃得到适当休息。   三.易入禅定(梵语dhyana)。   四.有更...

如本法师:做人心好就好了,又何必学佛呢?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09.html
如本法师:做人心好就好了,又何必学佛呢?     做人心好就好了,又何必学佛呢?   世俗(梵语samvrti)之辈,往往如是说,乍听之下,似乎有道理,但仔细思惟一番,却酝酿无限错谬,此话如何而说呢?因为心好就好了,那么,心好是以何种心为标准呢?我们放眼看天下的一般人,嘴巴说心好就好了,何必学佛...

如本法师:发心想学佛修行,但习气重不能持戒怎么办?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10.html
如本法师:发心想学佛修行,但习气重不能持戒怎么办?     发心想学佛、修行,但习气重,不能持戒,怎么办?   习气(梵语vasana)。又作烦恼习、余习。由于吾人之思想及行为经常生起的习惯、习性。众生习气重,是无量劫以来所累积的通病,的确要把戒持好是不容易的,但是不把戒持好,心地必将放逸,因放...

如本法师:六根清净如何解释?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32.html
如本法师:六根清净如何解释?     六根清净如何解释?   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是名六根。根为能生之意,譬如眼对色而生眼识,乃至意对法而生意识,故名为六根。   清净即离恶行之过失,离烦恼之垢染,是名清净(梵语suddha)。六根不受五欲六尘所染污,而得六根清净自得,名之为六...

如本法师: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没有“道行”?

https://jsl.com.cm/html/view/14735.html
如本法师: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没有“道行”? 如何才能看出修行者有没有“道行”?   道行之深浅,有时行于外,有时行于内,有时内外兼行,权实不定,正反不定,要知道修行者的道行高低深浅,是不容易的,毕竟,佛去高深莫测,非凡夫俗情所能窥测。   具体而言,依正法而勤修,道行不离戒定慧,戒定慧不离道...

如本法师: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诸大菩萨有何意义?

https://jsl.com.cm/html/view/28263.html
如本法师:观音、文殊、普贤、地藏诸大菩萨有何意义? 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诸大菩萨有何意义?   观世音菩萨(梵语Avalookitesvara)表征大悲心,文殊菩萨表征大智慧,普贤菩萨表征大行,地藏菩萨表征大愿,这是以狭义立场而言,每尊菩萨都代表自己本有的风范与特征;在广义的立场而言,每尊菩...

其它法师:一华一叶一世界(如本法师) 

https://jsl.com.cm/html/view/39267.html
其它法师:一华一叶一世界(如本法师) 一华一叶一世界 如本法师著 “一华一叶一世界”这本书的诞生,是继承弘法过后,将演讲的经论律法,一一汇集成册,并分门别类为顿悟门、自觉门、证悟门、净戒门、菩提门等五大篇幅,如 是佛法精粹,频频点缀出如来微言大意,前后相互辉映,法义幽微之妙,层出不穷,皆能一一表露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