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之中,关于“空”这个概念,如何理解?

https://jsl.com.cm/html/view/1047.html
  在佛教之中,“空”这一概念非常重要,因为“空”这个概念涉及到自性本心的证悟,因此,佛教经典之中才有很多关于“空”的论述,如《心经》《中观》等,甚至有人(须菩提)因解“空”而闻名于世。  那么,佛教之中,关于“空”这个概念,我们该如何理解呢?  我个人的看法是,在真正的理解“空”这一概念,必须从“...

佛教经典:楞严咒大悲咒十小咒心经

https://jsl.com.cm/html/view/1062.html
  一、楞严咒(大佛顶首楞严神咒)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南无楞严会上佛菩萨  妙湛总持不动尊 首楞严王世希有 销我亿劫颠倒想 不历僧只获法身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众。  将此深心奉尘刹 是则名为报佛恩 伏请世尊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众生未成佛 ...

佛教咒语大全

https://jsl.com.cm/html/view/1081.html
1.金刚萨埵心咒咒文:嗡 班 扎 尔 萨 埵 吽.(ōng bān zhā er sà duǒ hōng.)意义:金刚萨埵为消业灭罪之唯一主尊,行者为忏罪解冤,修本尊法,功效最快最大,且为成就无上菩提必经阶程。常持本尊真言,能破除烦恼,止诸恶念,生诸功德。 凡修法诵经持咒,课将毕时,加诵百字明三遍或...

佛教小乘二宗之略要

https://jsl.com.cm/html/view/1110.html
  自佛灭后百年余,佛教产生异议而逐渐分裂,义学纷纭。直至佛灭后九百年初,世亲造《俱舍论》;又九百年中,诃梨跋摩造《成实论》。因这二部论典的传播,而形成俱舍成实二宗。  一、俱舍宗  俱舍宗是依《俱舍论》而立宗的。《俱舍论》是《阿毗达磨俱舍论》之略,译云对向法论、对为对向涅槃,对观四谛,法,胜义法为...

佛教各宗要略 律宗

https://jsl.com.cm/html/view/1114.html
  相传释迦在世时,为约束僧众,制订了各种戒律。第一次佛教结集时,由优婆离诵出律藏。其后因佛教各派对戒律的理解不尽一致,所传戒律也有所不同。  据《僧史》记载,中国汉地翻译戒律和实行受戒,始于三国魏嘉平(249~254)中。时中印度昙柯迦罗来洛阳,见中国僧人只落发而未受戒,即译出《摩诃僧祗部戒本》,...

佛教各宗要略 华严宗

https://jsl.com.cm/html/view/1125.html
  华严宗  中国佛教八宗之一,  祖庭是西安华严寺。  华严宗,为中国(大乘)佛教八大宗派之一,祖庭是西安华严寺。  华严宗,依《华严经》立名,故称华严宗。又称贤首宗、法界宗、圆明具德宗,发源地为陕西西安华严寺。该宗依《大方广佛华严经》立法界缘起、事事无碍的妙旨,以隋代杜顺和尚(公元五五七至六四〇...

佛教缘起论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3.html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无有,“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的因果定律,称之为缘起。  缘起的定义  要明白佛教的义理,就必须从缘起论开始。缘起是佛教的根本教理,...

佛教常识:常说寺庙,其实寺和庙并不是一回事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6.html
  “寺”在古代汉语里有“持续,相续”的意思。意思是说,皇帝设立的这个机构是个永久性的机构,不是临时性的机构,是要国祚绵绵、代代延续下去的,这就称“寺”。  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倍受历代王朝重视,认为佛教的思想有利于国家统治,并且对民众有教化作用,因此中国的皇帝把教授佛法并且供僧团居住、学习、修行的场...

佛教常识:佛学宇宙观 四劫

https://jsl.com.cm/html/view/1169.html
  佛典分世界之成坏为成住坏空四劫。劫者,译云时分、大时、长时,此大时不能以通常之年月日计算,时极少为刹那,时极长为劫。从人寿无量岁(八万四千岁),每百年减一岁如是减至十岁;又从十岁每百年增一岁,如是增至八万四千岁。此一增一减为一小劫,即一千六百八十万年。二十个小劫为一中劫,中劫又分成住坏空四劫。在...

佛教讲的消灾、延生是可能的吗?

https://jsl.com.cm/html/view/1170.html
  佛法所讲的因果,就是指自然力的平衡。灾难现象的发生或幸福的来临,就是因果的酬偿。善因的酬偿是富贵寿考,恶业的酬偿是灾难病危。所以从佛法的观点而言,消灾、延生的最好办法,是为善去恶。  消灾、延生的原理,在于忏悔及发愿。应该接受的果报,必须接受;但是在忏悔心生起之后,愿心发起之时,未发生的果报也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