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我们忏悔业障的时候要具足这四种对治力

https://jsl.com.cm/html/view/34582.html
达真堪布:我们忏悔业障的时候要具足这四种对治力   我们现在通过修金刚萨垛除障法、念金刚萨垛百字明消业,具足四种对治力是最重要的。我们念《三十五佛忏悔文》、《三聚经》、百字明,或金刚萨垛心咒,最好有大光明、大圆满的境界,在这种境界中念是最好的;若是在大圆满的境界中念,一瞬间、一刹那当中业障就能清净;...

达真堪布:当你有这五种表现,说明你的业障在减轻!

https://jsl.com.cm/html/view/34689.html
达真堪布:当你有这五种表现,说明你的业障在减轻!   修行两件事情不能等,一是清净业障,二是广结善缘。我们造下的恶业,身语意的恶业,会形成一种无形的障碍,这就是业障。而如何消业障,放生,义工,诵经,甚至生病也可以当做消业障。很多人觉得做的越多,就表示自己业障越轻,所以,今天就讲讲,怎样才算业障减轻了...

达真堪布:业障始终消不掉?你还没掌握这种方法

https://jsl.com.cm/html/view/34753.html
达真堪布:业障始终消不掉?你还没掌握这种方法   世人都喜欢临时抱佛脚,业力现前时,求佛、求菩萨、求上师、求师父……但是没用,那时谁都救不了你。我们总是担惊受怕,患得患失,尤其是那些稍有成就、条件稍微优越的人,更是担忧丧失一切。  若想不再担忧恐惧,就要把业障消尽。没有业障,就不会再有痛苦,就不会有...

达真堪布:当你的相续中真正产生了利他菩提心时,所有的业障都会立即消除

https://jsl.com.cm/html/view/34823.html
达真堪布:当你的相续中真正产生了利他菩提心时,所有的业障都会立即消除   世俗菩提心属于凡夫的境界,世俗人也可以具备,所以称为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除了圣者,一般凡夫是无法具备的。二者是有区别的。  凡夫业障深重,但菩提心的功德、加持不可思议。当你的相续中真正产生了利他菩提心时,所有的业障都会立即消...

达真堪布:业障很难铲除,多半是因为这​些心态

https://jsl.com.cm/html/view/34946.html
达真堪布:业障很难铲除,多半是因为这​些心态   忏悔要忏业障。什么叫忏业障?就是将业障与自己的相续分离,不能让它们共存,不能让业障储存在相续中。你既然犯戒了、造业了,就要统统忏掉,最好不过夜,中等的不过月,再差的也不能过年。对治得越快,消业越容易,时间越长越不好忏除,过了三年以后就很难忏除了。所以...

达真堪布:业障很难铲除,多半是因为这些心态!

https://jsl.com.cm/html/view/34947.html
达真堪布:业障很难铲除,多半是因为这些心态!   达真堪布  忏悔要忏业障。什么叫忏业障?就是将业障与自己的相续分离,不能让它们共存,不能让业障储存在相续中。你既然犯戒了、造业了,就要统统忏掉,最好不过夜,中等的不过月,再差的也不能过年。对治得越快,消业越容易,时间越长越不好忏除,过了三年以后就很难...

达真堪布:不怕业障重,就怕忏悔不如法

https://jsl.com.cm/html/view/35050.html
达真堪布:不怕业障重,就怕忏悔不如法   什么叫戒律?言行有允许的,也有不允许的;允许的叫律,不允许的叫戒。做人也要有戒律,有该做的,也有不该做的。  出世间就更不用说了,大乘小乘,显宗密宗都强调戒律。  在世人面前,一些违反戒律或不如法的行为,也许能保密,不为人知。但是在护法天尊面前,很难保密。所...

达真堪布:在这样的状态中念,才能感应道交、消除业障

https://jsl.com.cm/html/view/35092.html
达真堪布:在这样的状态中念,才能感应道交、消除业障   十多年了,很多人仪轨念得特别熟,不用看都能背下来了,但都是跟着哼,根本没有去思维内容。有的人比较老实,观想了,但是也没有三轮体空的智慧。我们观的金刚萨垛佛,是在空性中显现的。  密宗里讲的生起次第根本就是三等持:第一个是空性见;第二个是大悲心;...

达真堪布:堕胎的罪业比较大,通过什么办法来消除

https://jsl.com.cm/html/view/35548.html
达真堪布:堕胎的罪业比较大,通过什么办法来消除     堕胎的罪业比较大,是通过超拔还是通过忏悔的办法来消除这个罪业呢?  都可以,随缘吧。忏悔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如果有这个机缘,可以做超拔,这样对自己有好处,对那个众生也有好处,消业积福么。自己的发心也很关键,清净的发心是一种力量。我们既然是凡夫...

达真堪布:在财富面前随缘安住

https://jsl.com.cm/html/view/36166.html
达真堪布:在财富面前随缘安住   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不能贪图他人的财物,尤其是富人的财物。人家住别墅,自己也想住;人家开宝马,自己也想开。富人具足了很多拥有,那是他自己修来的福报,我们应该随喜,不应该嫉妒。自己也欲求这种生活方式,是不如法的。  世上有富裕的人,也肯定有贫穷的人,这很难平衡。因为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