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7933.html
圣严法师:为已故亲人做佛事最好是在这段时间内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对象是人。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蜜,都是佛事。
所谓佛事是学佛之事,弘扬佛法之事,主要对象是人。课诵、闻法、讲经、布施、持戒、修定、八正道和六波罗蜜,都是佛事。
但是在中国一...
https://jsl.com.cm/html/view/7934.html
圣严法师:念佛的人有三种,你是哪一种?
第一种人,是为了要改变自己的命运,或是使家人开智慧得平安。此乃消灾祈福,解怨释结。 第二种人,是为了人间苦多乐少,生命危脆,所以求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待至位阶不退,再入娑婆,广度众生,成就无上佛果。 第三种人,相信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此如禅宗四祖道信大...
https://jsl.com.cm/html/view/7935.html
圣严法师:生活中“压力山大”怎么办?三个方法让你安心
我做得到吗?失败了怎么办?别人会怎么想?压力怎么来,就让它怎么去吧…… 人的习性是从小就好逸恶劳、厌苦喜乐,除非是意志力较强的人才能免于这种习性。面对外来的问题,有的人是以责任感,有的是以恐惧心,还有的则以缺乏安全感来处理它。恐惧心、没有...
https://jsl.com.cm/html/view/7936.html
圣严法师:一个居士,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一个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 唯有如此,才能使得自己愉快,使得他人敬仰,并使他人乐意来接受自己的影响。 俗人生...
https://jsl.com.cm/html/view/7937.html
圣严法师:我们为什么要读佛经?能得到什么好处?
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佛说阿弥陀经》、《心经》等。 ...
https://jsl.com.cm/html/view/7938.html
圣严法师:成佛以后仍要受报吗?
成佛以后也要受报,这从世间的圣人和伟人来看,也都有许多的不如意事可知。比如……孔子绝粮于陈、蔡;文天祥受诛;美国的林肯和印度的甘地被刺身死;中山先生在伦敦蒙难等。因此,在释迦牟尼佛成佛前后,也有好多魔难,比如六年的雪山修行以及最后的树下降魔;另外托钵不得食,风寒而...
https://jsl.com.cm/html/view/7939.html
圣严法师:忏悔在生命内容中发生的根本意义
经忏,种类繁多,以观音为主的《大悲忏》仅是其中之一。 是与观世音菩萨的甚深因缘罢,整个飘摇,动荡的青春,我日日所拜、所持的,即是《大悲忏》。 但是,《大悲咒》与《大悲忏》是不是一样呢? 两者究竟有何关联?又有何差别? 《大悲咒》与《大悲忏》两者系...
https://jsl.com.cm/html/view/7940.html
圣严法师:不为自己找借口
文/圣严法师 好高骛远的人,头脑里常常动着各种念头、各种谋略,自认为心怀大志,只是机会还没到或者是还没有执行而已。 做事应该要从近处着手、远处着眼,光是有远大的志向和愿望,而没有脚踏实地去做,那永远都是一种虚幻的狂想或妄想,纵然心怀大志,仍然是个无能的人。如果从这个...
https://jsl.com.cm/html/view/7941.html
圣严法师:四种环保
为了因应现代社会的变迁,让大家都能安家乐业,法鼓山积极提倡四种环保运动,—心灵环保、礼仪环保、生活环保及自然环保。 心灵环保 所谓心灵环保与心理健康、心理卫生、心理建设等是非常接近的。释迦牟尼佛来到人间,留下了庞大的圣典,其中所记录的佛法,都是为了要提升人品、净化人心、改...
https://jsl.com.cm/html/view/7942.html
圣严法师:身在世间,而不受世间种种现象所困扰,这才是真正的“出世”
文:圣严法师 佛法虽然谈到人生有种种苦,但这并不代表修行佛法的人一定要远离世间,或消极地逃避现实,才能够离苦得乐。 ‘苦’这个字,听起来好像只是一种舌头所尝到的味觉。其实佛法所说的‘苦’,并不一定是感官上的苦,主要是指观念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