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37289.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5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十六页: 疏【又以四法界会之,则清浊向背,是事法界。灵明湛寂,是理法界。灵明湛寂而不变随缘,清浊向背而随缘不变,是理事无碍法界。不可思议,是事事无碍法界。以此经分摄於圆,亦得少分事事无碍故。末言自性,亦是结属四法界归一心也。...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0.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4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十五页: 疏【若就当经,初句即无量光,洞彻无碍故。二句即无量寿,常恒不变故。三四句即灵心绝待,光寿交融,一切功德皆无量故。五句总赞,即经云:如我称赞阿弥陀佛不可思议功德。末句结归,言阿弥陀佛全体是当人自性也。】 这一段是将...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1.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3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十四页: 疏【今云自性,且指佛性而言也。性而曰自,法尔如然,非作得故;是我自己,非属他故。此之自性,盖有多名,亦名本心,亦名本觉,亦名真知,亦名真识,亦名真如,种种无尽,统而言之,即当人灵知灵觉本具之一心也。今明不可思议者,...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2.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12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十二页: 疏【不可思议者,如上明而复寂,寂而复明,清浊不形,向背莫得,则心言路绝,无容思议者矣。】 演【不可思议者下,是先合解。心言路绝,谓从本以来,离言说相,离心缘相,一切法不可说、不可念,名为真如故。】 这段文我们在...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3.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五十四章(1984)
请掀开经本二百七十二面,倒数第五行: 解【当知佛种从缘起。缘即法界。一念一切念。一生一切生。一香一华。一声一色。乃至受忏授记。摩顶垂手。十方三世。莫不遍融。故此增上缘因。名法界缘起。此正所谓遍缘法界者也。】 文到这个地方是大师为我们解答,为何不...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4.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五十五章(1984)
请掀开经本二百七十九面,第一行: 解【况佛度众生。不简怨亲。恒无疲倦。苟闻佛名。佛必护念。又何疑焉。】 这一段是说通义,也是告诉我们,诸佛菩萨都是大慈大悲,所谓「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这才教给我们要修怨亲平等。前面我们一再提出来讨论过,大乘佛法...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5.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五十六章(1984)
请掀开经本二百八十六面,第一行。 解【问。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一x那名今。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妙因妙果。不离一心。如秤两头。低昂时等。何俟娑婆报尽。方育珍池。只今信愿持...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6.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五十七章(1984)
请掀开经本二百九十二页,倒数第二行。 解【见浊者。五利使邪见增盛。谓身见。边见。见取。戒取。及诸邪见。昏昧汨没。故名为浊。见浊中。非不假方便之行。必不能度。】 这是说到五浊后面的四条,非常重要。我们修学或者是念佛,功夫得不得力?这句佛号念了有没...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7.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五十八章(1984)
请掀开第二百九十三面: 解【烦恼浊者。五钝使烦惑增盛。谓贪。。痴。慢。疑。烦动恼乱。故名为浊。烦恼浊中。非即凡心是佛心之行。必不能度。】 这个见思烦恼,我们一定要把它认识得很清楚。学佛、修行如果不能将这两大类的烦恼伏住,不必说断,伏了,要不能够...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98.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要解 第五十九章(1984)
请掀开经本第三百页。请看经文: 解【前劝信流通。是诸佛付嘱。此本师付嘱。嘱语略别从通。但云一切世间。犹前诸佛所云。汝等众生。当知文殊迦叶等。皆在所嘱也。】 经【舍利弗。当知我于五浊恶世。行此难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为一切世间说此难信之法。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