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7903.html
圣严法师:什么叫做解脱
解脱的意义,可以很广,也可以很狭;可以高,也可以低。从基本的定义上说,所谓解脱,就是解放了束缚和脱离了束缚。有了束缚,便不自由,束缚,便是自解脱了由。因此,解脱的定义,也可以说就是自由的定义。 但是,自由是有范围的,人在不妨碍他人的自由之下,由于法律的保障,可以得到若...
https://jsl.com.cm/html/view/7904.html
圣严法师:勿让“慢心”成为彼此的负担
人几乎都有自负、自满的心,又称之为“慢心”,也就是自认为自己很了不起的意思。这样的人在和别人相处的时候,不是把别人看得过低,就是把自己看得过高,因此很容易伤害到他人,而成为彼此的负担。 人之所以会自负,是因为他自恃在某方面比别人还好,譬如才能、知识或人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7905.html
圣严法师:真正的柔软
所谓的「柔软心」,是指把自我减低、减少、减轻,不在人际间架设心防,也不为自己设想,心胸全然敞开。所以,凡是自我主见很深、自我中心很强的人,是不可能有柔软心的,而佛法所说的「无心」,事实上就是最彻底的柔软心。 「无心」的「心」,是指以自我为中心的心,当我们放下这颗自我心时...
https://jsl.com.cm/html/view/7906.html
圣严法师:如何做到「境随心转」
问:社会环境意见纷乱,我们常常「心随境转」,局势乱,人心也乱了。如何在乱世里保持清明安稳,做到「境随心转」呢? 答:「心随境转」、「境随心转」这两句话,我经常拿来勉励自己,也用来为信众、弟子打气。通常,我们凡夫都是会心随境转的。 举例说,大多数的人不喜欢下雨。...
https://jsl.com.cm/html/view/7907.html
圣严法师: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
在团体中,要掌握“功德回向他人,责任归于自己”两大原则,有功的时候不要居功,要把功德回向给别人;凡是遇到事情没有做好,领导人要勇敢承担,把责任归于自己,寻求改进的契机。 每遇到矛盾不如意的事,自己先认错,并且把责任承担起来,事情就容易妥善处理了。 当别人...
https://jsl.com.cm/html/view/7908.html
圣严法师: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了家庭的和乐
一个居士,不能由于信佛而破坏了家庭的和乐,应该由于信了佛的缘故,而使家庭更加和乐起来。 一个居士,虽然皈依了三宝,但他仍是在家的俗人,既是俗人,就该照着俗人的生活轨范去生活,而且要比没有信佛的俗人生活得更积极、更和谐、更美满、更有朝气、更有活力。 唯...
https://jsl.com.cm/html/view/7909.html
圣严法师:结恩不结怨
怨恨和嫉妒都和恨心有关,但两者不太一样。嫉妒是觉得一样东西本该属于我,别人不该拥有,也就是见不得别人得到好处,例如:看到别人有轿车、洋房,而自己没有,就会眼红,心生嫉妒。怨恨则是自认为所付出和所得到的回馈,有明显的不公平,例如,看到有些企业家以钱赚钱,转眼间就赚进大把钞票,...
https://jsl.com.cm/html/view/7910.html
圣严法师:念佛的感应
念佛法门是属于有相的。《观无量寿经》的出现,就是因为释迦世尊时代的恶王阿世,篡夺王位,幽禁他的父王频婆娑罗及母后韦提希。韦提希在被幽禁处,祈祷释迦世尊前来慰问说法,释尊应其所感,而以神通于韦提希夫人面前示现十方诸佛净妙国土。夫人特选西方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佛陀便为她说了求生...
https://jsl.com.cm/html/view/7911.html
圣严法师:流浪的人生
人从出生以来,从出外求学、工作、结婚,那一个时候不是在流浪呢?特别是现代社会,流动性那麽强,大家都在流浪。所以,流浪是人生的本质,没什么好担心害怕的。我从出家以来,一直都是在流浪,从长江北岸的狼山到上海,再流浪到***;从前我在国外生活的时候,大约有半年的时间过着居无定所...
https://jsl.com.cm/html/view/7912.html
圣严法师:佛陀座下的七众弟子
(1)优婆塞:汉译为清信士、近事男、近善男等,即是亲近三宝的在家男子。 (2)优婆夷:汉译为清信女、近事女、近善女等,即是信仰佛法,近事三宝的在家女子。 (3)沙弥:汉译为息慈(息恶行慈)、求寂(勤求圆寂)等,即是依比丘而住的出家少年。 (4)沙弥尼:即是依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