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全法师:放生与常被名利蛊惑的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10006.html
素全法师:放生与常被名利蛊惑的心 人毕竟也是有情,或多或少会被一些名利蛊惑,从而做一些遗憾的事情。记得十几年前在五台山居住时,曾在加提月与北京胡居士等5人,前去朝拜天台宗圣地——浙江天台山国清寺。第二天一早上山,过石梁,朝拜完五百罗汉应化道场下方广寺后,已经中午。准备下山时,看见一家餐馆的老板正要活...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会给自己在未来多生多劫中,带来巨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68.html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会给自己在未来多生多劫中,带来巨大的福德!   索达吉堪布 喇荣五明佛学院大堪布我们修行人一定要珍惜自己的缘分,虽然在轮回中被业和烦恼的镣铐紧紧束缚着,但我们有幸遇到大乘的佛法和善知识,明白了基本的取舍之理,过着一个清净的生活,这是非常难得的!—摘自《吃肉之过患》    益西彭措堪...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会给自己在未来的多生多劫当中都带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89.html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会给自己在未来的多生多劫当中都带来巨大的福德!   放生是象如意珠一样极其善妙的法,随着各人心愿的不同会现前相应的善报。如果希求善趣的安乐,放生能获得人天的福报,如果希求自己获得寂灭,以放生就能得到声闻阿罗汉的果,如果能以菩提心摄持放生,就能成为佛果之因,如果祈愿上师住世,放生就能...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https://jsl.com.cm/html/view/10391.html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是我们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时时都有可能遭受天灾人祸,比如空难、车祸、传染病、水火灾难、暴力袭击、战争,尤其是生活在大城市中的人,连晚上出门都没有安全感。怎么才能使生命具有保障呢?就是多做放生,放生的功德积累得越多,就越会使自...

益西彭措堪布:为什么要放生,放生的利益及如何放生?

https://jsl.com.cm/html/view/10410.html
益西彭措堪布:为什么要放生,放生的利益及如何放生?   分三个方面讲:一、为什么要放生;二、放生有什么利益;三、应当如何放生。  一、为什么要放生:  1、众生具有佛性,皆当作佛,应当尊重生命而放生:  一切生命的一念心性直下和三世诸佛无二无别,然而被宿世的恶业力障蔽,悲惨地沦为心智低下的异类,除了...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是延寿治病的妙方

https://jsl.com.cm/html/view/10478.html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是延寿治病的妙方   《杂宝藏经》中记载,过去有个沙弥,承事一位长老。长老观察到沙弥还有七天寿命,就让他回家去看望母亲,临别的时候嘱咐他:到第八天再回来,意思是让他在家里命终。没想到沙弥第八天回来了,师父觉得很奇怪,就入定观察,原来小沙弥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一群蚂蚁困在水中,他做了一个...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是灾难时期最好的救护

https://jsl.com.cm/html/view/10576.html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是灾难时期最好的救护 益西彭措堪布:放生是灾难时期最好的救护   放生是生命的最佳保障 今天人们都在寻找保护自己的方法,尤其在这样一个动盏床话驳氖贝笔倍加锌赡茉馐芴煸秩嘶觯热缈漳选⒊祷觥⒋静 ⑺鹪帜选⒈┝ο鳌⒄秸绕涫巧钤诖蟪鞘兄械娜耍砩铣雒哦济挥邪踩小T趺床拍苁股哂斜U夏兀...

妙莲老和尚:放生与吃素

https://jsl.com.cm/html/view/11465.html
妙莲老和尚:放生与吃素   上妙下莲老和尚,台湾灵岩山寺开山主,民国11年生于安徽巢县,宿具善根、器宇非凡。九岁童贞入道,二十岁受具足戒于南京宝华山,而后参学于苏州灵岩山寺,以净宗为依归。  民国38年,二十八岁时因弘化而至香港,慨人生之无常,生命之苦难,先后于大屿山及青山闭关二十年之久;除阅藏念佛...

达真堪布:放生的功德如何回向最圆满?

https://jsl.com.cm/html/view/12769.html
达真堪布:放生的功德如何回向最圆满?   有的人修法、放生回向功德时,愿意回向给自己的家人。这样回向不是不可以,只是不究竟、不圆满,不是很如法。应该是回向给众生,愿一切众生早证菩提;或者回向给自己,愿自己早日成道,广度有情,愿自己的功德成为众生成道的因缘。这样的回向,才会得到最大的功德和最圆满的善根...

达真堪布:放生的心态

https://jsl.com.cm/html/view/12796.html
达真堪布:放生的心态   我们的所作所为是善,还是恶,完全在于心态,不在于形式。若是心态没有调整好,心不善,行为就是不善。比如,吃饭可以变成恶,也可以变成善,也可以变成不善不恶。若你的心是善的,吃饭是为了更好地修行,是为了做一些善事,吃饭的行为就是善业。你也可以有菩提心的摄持,吃好、穿好是为了保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