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二,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49.html
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二,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经文:‘舍利弗。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所以者何?得与如是诸上善人俱会一处。’  释迦牟尼佛在我们这个世界成佛来劝导我们。他先向我们称扬赞叹极乐净土依报和正报的清净庄严和安乐,发起我们往生的愿望。  发愿与临终接引是因果关系  阿弥陀佛...

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一,阿弥陀佛的愿力与光明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50.html
纯祥法师:阿弥陀经讲记 一,阿弥陀佛的愿力与光明   经文:彼佛何故号阿弥陀,舍利佛,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佛的愿力与光明是核心性质  阿弥陀佛为什么叫阿弥陀佛呢?在阿弥陀经里面,释迦牟尼佛对舍利弗说,彼佛光明无量,照十方国,无所障碍,是故号为阿弥陀。  我们念佛得往生...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38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53.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38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十八页:  ◎【二、明己所尚】  这段序文,「明」是说明,「己」就是莲池大师自称,说明他自己所崇尚的,换句话说,在这么许多法门里面,他自己是选择哪一个法门来起修。选择法门,这里面包括许多的条件,不是随便选择的,如果随便选择,...

大悲心挥一遍《阿弥陀经》经旗等于念十亿遍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56.html
大悲心挥一遍《阿弥陀经》经旗等于念十亿遍   我们很喜欢各位挥这个旗子,不过你在街头挥,人家说你精神有问题,像我都在饭店,窗户打开,嘛呢叭咪耍褂幸淮危幸淮未盎Т蚩以谀潜呋樱紫氯嘶挂晕厦嬗腥艘鍪裁矗一垢峡斐隼此担蜕校黾胰耍皇拢皇拢皇且陨保蛭蚁胨得蝗耍揖突嵴庋右换樱愿魑欢嘧稣飧觯裾飧觥栋⒚滞泳罚阋槐沧幽...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37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57.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37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十七页:  疏【上明念佛获如是益,不念佛招如是损,故述己意,唯崇念佛。今初先以钝根自量也。】  『上』是指序文前面的两大段,说明念佛的功德利益。尤其是我们在最近二、三年,看到念佛往生的瑞相,非常之希有。前年,香港佛教图书馆有...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36集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58.html
净空法师: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36集   请看《阿弥陀经疏钞演义会本》,第四十六页:  疏【今生多生者,生生堕落,无有穷已也。一误百误者,此生磋过,多劫难逢也。入苦趣,似蝇蛆饫於厕中。赴死门,类牛羊就乎屠肆。莫为救拔,无可归凭,岂不哀哉。】  这一段很容易懂,说明今生多生是一错再错。  ◎【四、述意...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59.html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   阿弥陀经核心讲记  净宗法师  序 讲  《阿弥陀经》核心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  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  是人终时,心不颠倒...

阿弥陀经是一部怎样的经典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60.html
阿弥陀经是一部怎样的经典 问:阿弥陀经是一部怎样的经典?印光法师答:阿弥陀经,乃一切圣凡同修之道。亦决于现生了脱之法。文虽显略,义极宏深。古德欲人皆修习,以故列为日课。诸大乘经,皆以实相为体。所说谛理,了无轩轾。若论机宜,则于无轩轾中,大有轩轾。以一切诸经所说法门,皆须自力修习。以至断惑证真,方有了...

《阿弥陀经》的目标与方法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62.html
《阿弥陀经》的目标与方法   《阿弥陀经》的目标与方法  不管是世间事,还是学佛法,第一步要确立目标──你到底是要干什么?没有目标,一切免谈。所以第一步、确立目标。  《阿弥陀经》当中,释迦牟尼佛首先为我们确立目标,说:  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  劝导我们应当愿生西方极乐世界,作为我们的目...

诵《阿弥陀经》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https://jsl.com.cm/html/view/37263.html
诵《阿弥陀经》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阿弥陀经》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在当前广大的佛教信徒当中,往往对于佛教的修习流于形式,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往往有一些人,对于某某佛经能够背得滚瓜烂熟,但对于其中的义理一无所知,有的甚至连一点基本的佛教常识都没有。以《阿弥陀经》为例,就是这种情况。《阿弥陀经》是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