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15515.html
济群法师:出家人不孝吗
问:中国受儒家文化颇深,儒家孝道中“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民间流传更久的想法是“光宗耀祖”。一旦选择作为出家人,以上几点就很难做到。那么佛教与行使孝道之间是否矛盾?答:出家和行孝并不矛盾,关键是怎样来定义这个“孝”。佛教自传入中国以来,被士大夫诟病的一大...
https://jsl.com.cm/html/view/15516.html
济群法师:走自己的路,让天下雨去吧
问:我有个朋友,母亲信佛多年,他受母亲影响而学佛修行,并因此不愿结婚,现在三十多了。母亲逼着他去见对象,他见了就不愿意,觉得没有共同语言。但母亲说,如果你不结婚,我就改信基督教。他还是坚持自己的观点:我没有感觉,无法结婚。现在,他母亲改信了基督教。从佛法的角度,怎...
https://jsl.com.cm/html/view/15786.html
济群法师: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
问:看破无常是不是逃避现实?不执著是否过于消极?答:无常,是世间的真相,是人生的实质。所以,认识无常非但不是逃避现实,恰恰是要我们认清人生最大的现实,整体的现实。世人总是将无常当做人生障碍,当做破坏幸福的无形杀手,那是自身错误观念造成的。若能透彻无常本质,就不会因...
https://jsl.com.cm/html/view/15998.html
济群法师:为何同时出生的人命运不同?
问:既然佛教承认命运,那和法师同时出生的人今天在哪里讲经呢? 济群法师答:这个问题,看来要调查一番才能回答。不过,佛教虽然承认命运有一定规律可循,但并不认为生辰决定命运的发展。因为命运发展是错综复杂的,生辰只是解读命运的方式之一。佛教认为:一切唯心造。所谓...
https://jsl.com.cm/html/view/16035.html
济群法师:科学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
问:通过改变基因,可能使人活到200岁。这种科学上的因果,符合佛教的因果观吗? 济群法师答:人能否活到200岁或1200岁,只是理论上的假设,很难得出定论。生命现象极为微妙,换这个或那个器官,只是表面文章。如果色身器官都可以替换,是否就不会死人了?事实上...
https://jsl.com.cm/html/view/16047.html
济群法师: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问:天堂和地狱究竟在哪里? 济群法师答:天堂和地狱可以在我们的一念之间。当我们内心被喜悦充满时,这一刻就是天堂;当我们内心被烦恼占据时,这一刻就是地狱。 天堂和地狱也可以在人间,有些人过得无牵无挂,洒脱自在,就如身处天堂;也有些人贫病交加,烦恼深重,虽在人间,...
https://jsl.com.cm/html/view/16109.html
济群法师:随缘与进取怎么理解?
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 济群法师:有些人认为佛教是消极的,担心一旦学佛会失去进取心,因而不敢走近佛教,其实这是对佛教的误解。从世俗意义上说,进取心是好事...
https://jsl.com.cm/html/view/16121.html
济群法师:如何看待现代人的健康
问:您在各地演讲时,经常谈及身心健康、幸福等问题。您如何看待今人的健康? 济群法师答:健康是当今时代的一大主题。对每一个生命来说,身心健康才是第一要务。现在,社会大众普遍处在亚健康的状态,不管身体还是心理。不少人身体有病,更多的人则内心充满了负面情绪,每天生活在...
https://jsl.com.cm/html/view/16189.html
济群法师:色不异空,空不异色是何义
问:“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何义? 济群法师答: 色是指物质现象,至于空,在一般人观念中就意味着没有。如桌子代表着色,代表一种存在;而桌子以外的,我们便认为是空的、不存在的。通常,人们将存在与不存在当做截然不同的两种状况。在我们眼中,存在...
https://jsl.com.cm/html/view/16255.html
济群法师:发菩提心难在哪里
问:很多人觉得发菩提心很难,因而产生退缩情绪。您觉得发菩提心是不是很难?难在哪里? 济群法师答:发起“我要利益众生”这一念并不难。人的一生有无数愿望,如“我要吃饭”或“我要买房子”等等。从某种意义而言,愿菩提心的心行特征也是同样,只是所缘改变了,变成了“我要成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