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jsl.com.cm/html/view/7871.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避免造口业请牢记六个字
口业有两种,一种是搬弄是非,一种是制造是非,这都是口舌的恶业。 有些人的口业只是一种习惯,他们没有想到是否造口业,只是爱讲来讲去,口没遮拦。每当知道一件事、或想到一件事,马上告诉人家,而且加油添醋、夸大事实;例如,听说某人吃了一块大饼,...
https://jsl.com.cm/html/view/7872.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佛教相信轮回是确实的吗?
以下内容,为圣严法师开示: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肯定的。佛教相信,除了已经解脱生死(如小乘的阿罗汉)或已经自主生死(如大乘的圣位菩萨)的圣者之外,一切的众生,都不能不受轮回的限制。 所谓轮回,实际上是上下浮沉的生死流转,并不真的像轮子一...
https://jsl.com.cm/html/view/7873.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不要自己障碍自己
佛法有一种“业”的观念,凡是我们的一举一动,不论经由语言、思考, 或是身体所表现出来的任何一种行为,都称之为业; 因此我们任何起心动念或举手投足,可以说都是在造业。 人不可能不造业,但却可以让自己不要产生业障, 因为一旦有了业障,就会障...
https://jsl.com.cm/html/view/7874.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如果用这种态度与人相处就会少一些烦恼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都难免会有是非,若能够在是是非非的环境中保持平静与和谐,这就是个人的成长。 社会上的任何一个团体,都会有不同观点、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共同工作。如果不是由一群人一起组成团体,那你就是一个孤独及孤立的人。...
https://jsl.com.cm/html/view/7875.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万物都是有灵性的,三点生活小常识,让我们行善积德
在佛家的说道当中,这世界万物都是有佛性的,无一例外。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也是能够看到的,诸多的动物是相当有灵性的,在它们诸多的行为当中也是能够感受到那种至真至纯的情感,甚至是要比我们人类还更令人感动。而就是...
https://jsl.com.cm/html/view/7876.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在家学佛有什么禁忌?
大家好,我是三生居士,在学佛供灯修行近十年中,发现很多人对佛教有一些错误的认知,因此特意收集了佛门中一些高僧大德的文章,并集结成册,名为《高僧百解》,希望大家多做传播,以期解开更多人心中的疑惑,南无阿弥陀佛。 以下内容,为圣严法师开示: ...
https://jsl.com.cm/html/view/7877.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如果用这种态度与人相处就会少一些烦恼
在任何一个团体中,都难免会有是非,若能够在是是非非的环境中保持平静与和谐,这就是个人的成长。 社会上的任何一个团体,都会有不同观点、不同性格的人,在一起共同工作。如果不是由一群人一起组成团体,那你就是一个孤独及孤立的人。可...
https://jsl.com.cm/html/view/7878.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问:何谓念佛至一心不乱? 答:“一心不乱”这句话,出于《阿弥陀经》,在《遗教经》中也说到:“制心一处,无事不办。”一心不乱的意思是属于修定的法门之一,又称念佛三昧,或称般舟三昧,或称一行三昧。在晋译《华严经》卷四六《入法界品》中,列...
https://jsl.com.cm/html/view/7879.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看破红尘”并非佛家用语,“逃避现实”更非佛教本义
必须看破红尘才能学佛吗?这是一个似是而非的问题。 “红尘”二字并不是佛学的名词,实出于中国文学的辞汇。它的意思是形容飞扬的尘埃,或是繁华的生活景象。 西汉班固的《西都赋》有“阗城溢郭,旁流百尘,红尘四合,...
https://jsl.com.cm/html/view/788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圣严法师:如何在工作中相互体谅
问:如何在工作中相互体谅? 答:大家一定听过‘敬人者,人恒敬之’、‘礼尚往来’这两句话,只要我们主动地尊敬、赞U、肯定他人,那对方也会尊敬、赞U、肯定我们。 反过来说,如果你是一个非常傲慢,而且动作粗暴的人,别人也会以傲慢、粗暴的态度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