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经注释: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02.html
地藏经注释: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注解  1)恶毒鬼王:此鬼王以毒攻众生之三毒,以恶攻众生之十恶,令众生得离三毒十恶之过也。  2)多恶鬼王:众生一念具多恶,念念具无量恶。此鬼王现忿怒相,欲令众生止恶也。  3)大诤鬼王:大诤者,以大诤息众诤也。此鬼王令人解怨释缚,故名大...

地藏经注释: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03.html
地藏经注释: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   第八卷 阎罗王众赞叹品注解  1)恶毒鬼王:此鬼王以毒攻众生之三毒,以恶攻众生之十恶,令众生得离三毒十恶之过也。  2)多恶鬼王:众生一念具多恶,念念具无量恶。此鬼王现忿怒相,欲令众生止恶也。  3)大诤鬼王:大诤者,以大诤息众诤也。此鬼王令人解怨释缚,故名大...

地藏经注释: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04.html
地藏经注释: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注解  1)脱获:脱,倘或,或许之意,脱获者,倘若获得,偶然侥幸获得之意。此意为普通众生即使在做好事的情况下,也是不明因果,碰巧做上,故不免又为恶也。  2)深邃:邃,音岁。深远也,这里‘深’,指造业深重,‘邃’,指入地狱的年代久远,即指此人业障...

地藏经注释: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05.html
地藏经注释: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注解  1)脱获:脱,倘或,或许之意,脱获者,倘若获得,偶然侥幸获得之意。此意为普通众生即使在做好事的情况下,也是不明因果,碰巧做上,故不免又为恶也。  2)深邃:邃,音岁。深远也,这里‘深’,指造业深重,‘邃’,指入地狱的年代久远,即指此人业障...

地藏经注释: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06.html
地藏经注释: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注解  1)普广菩萨:普者,从心发智,智弥法界也;广者,以智导行,行满虚空也。乃以智慧、修行两者自利利他,成就佛道者也。  2)福德:行善所得之福利名福德,亦称一切之善行为福德。《无量寿经》云:“福德自然”。福者,利也;德者,得也,修种种善行而有...

地藏经注释: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07.html
地藏经注释: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   第六卷 如来赞叹品注解  1)普广菩萨:普者,从心发智,智弥法界也;广者,以智导行,行满虚空也。乃以智慧、修行两者自利利他,成就佛道者也。  2)福德:行善所得之福利名福德,亦称一切之善行为福德。《无量寿经》云:“福德自然”。福者,利也;德者,得也,修种种善行而有...

地藏经注释: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08.html
地藏经注释: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注解  1)普贤菩萨:梵名 输跋陀,又作三曼陀跋陀罗,译作普贤、遍吉。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及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三昧般若一双也,故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

地藏经注释: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09.html
地藏经注释: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   第五卷 地狱名号品注解  1)普贤菩萨:梵名 输跋陀,又作三曼陀跋陀罗,译作普贤、遍吉。行弥法界曰普,位邻极圣曰贤。主一切诸佛之理德、定德及行德,与文殊之智德、证德相对,即理智一双、行证一双、三昧般若一双也,故为释迦如来之二胁士。《大日经疏》云:“普贤菩萨者,普是...

地藏经注释: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10.html
地藏经注释: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注解  1)白佛言:白,表白;向佛陈说,恭敬发问,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赞叹佛的话语,也称为白佛。  2)唯然:应答之声,表示服从,表示同意,含有恭敬之意。  3)性识:众生之根性与心识也。根有利钝,识有深浅,是为不定也。  4)五道:即六...

地藏经注释: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https://jsl.com.cm/html/view/30911.html
地藏经注释: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   第四卷 阎浮众生业感品注解  1)白佛言:白,表白;向佛陈说,恭敬发问,表白自心的意思。又,赞叹佛的话语,也称为白佛。  2)唯然:应答之声,表示服从,表示同意,含有恭敬之意。  3)性识:众生之根性与心识也。根有利钝,识有深浅,是为不定也。  4)五道:即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