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教徒要进行闻思修,闻思修佛法的基础是什么?

https://jsl.com.cm/html/view/16983.html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佛教徒要进行闻思修,闻思修佛法的基础是什么?   问:为什么佛教徒要进行闻思修,闻思修佛法的基础是什么?  索达吉堪布:如果没有闻思修这一核心,任何道场都是形象,也不可能将佛教的精华传递给他人,想通过修行断除自相续的烦恼获得圣者果位,也相当困难。  闻思修行的基础需要人格,我的上师...

索达吉堪布: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https://jsl.com.cm/html/view/16993.html
索达吉堪布: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问:是不是获得大德授记后,就一定能够开悟并成就?  索达吉堪布:有人因找大德、空行母授记“于何年可得大成就”,故由喜而慢,由慢而惰,认为已得生死自在可高枕无忧了。孰不知一切证悟都依滴水穿石、日积月累的修行,才可水到渠成,瓜熟蒂落,天下哪有...

索达吉堪布:真正的修行人如何对待挫折?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09.html
索达吉堪布:真正的修行人如何对待挫折?   问:一般人们都追求一帆风顺,害怕挫折。真正的修行人这方面的心态如何?  索达吉堪布:弘一法师在《闽南十年之梦影》中说道:“我的心情是很特别的,我只希望我的事情失败。因为事情失败和不完满,这才使我发大惭愧,能够晓得自己的德行欠缺,自己的修养不足。那我才可努力...

索达吉堪布:如何让自己更会说话,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21.html
索达吉堪布:如何让自己更会说话,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问:如何让自己更会说话,改善自己的人际关系?  索达吉堪布:要知道,一句话会伤天地和气,一件事会酿成终身祸患。我们平时说话时,一定要心存厚道、口下留情,不能想什么就说什么。  现在有些人为了与人交往游刃有余,特别喜欢钻研说话之道。但实际上,最...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修行人平时一般都禁语不言?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30.html
索达吉堪布:为什么修行人平时一般都禁语不言?   问:为什么修行人平时一般都禁语不言?  索达吉堪布:作为修行人平时应常观己过,时刻保持沉默。嘴应用于念诵、赞颂功德等有意义的事,否则会对来世造成很大危害。  莲花生大师离开藏地时教育弟子:经常胡言乱语者容易被别人了知其心,其嬉戏之语有时被理解为真实,...

索达吉堪布:是谁让你不快乐?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33.html
索达吉堪布:是谁让你不快乐?   过客:我总是不开心,压抑,笑不起来,怎么办?  堪布:人生解知足,烦恼一时除。  过客:怎样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堪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过客:凡事该顺其自然还是执意去追?尤其对爱的人。  堪布:可以追求,但都躲不过无常,要懂得随缘。  过客:好人都会有好...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佛陀生起坚固的真实信心?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43.html
索达吉堪布:如何对佛陀生起坚固的真实信心?   问:如何对佛陀生起坚固的真实信心?  索达吉堪布:要多学一些佛教的经典和论典,通过对经论的闻思、研究,信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来。当然,要学习佛法也要有信心,没有信心或缘分,也不可能进入这道门。  《宝性论》云:唯依信心,才能通达胜义谛。胜义谛是什么呢?就...

索达吉堪布:古代的大修行人是如何做到安忍不动的?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48.html
索达吉堪布:古代的大修行人是如何做到安忍不动的?   问:古代的大修行人是如何做到安忍不动的?  索达吉堪布:禅宗三祖僧璨大师在《信心铭》中说:“一种平怀,泯然自尽。”修行人如能安住于平直的心性中,则一切业境泯然自尽,无踪无迹。  无垢光尊者在阐述安忍的修法时说:“观察空性如虚空,喜忧得失善恶无,于...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现代人经济压力大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56.html
索达吉堪布:如何看待现代人经济压力大   问:人们现在都觉得经济压力大,追求财富的脚步一刻也停不下来。该如何看待?  索达吉堪布答:佛教认为,每个人的钱财,真的是够用就好。如果想赚钱的欲望太大了,只会给自己带来层出不穷的烦恼。其实,只有当你不过分追求金钱时,财富才可能不期而至,并且带来内心的自在与安...

索达吉堪布:如何面对死亡阴影?

https://jsl.com.cm/html/view/17096.html
索达吉堪布:如何面对死亡阴影?   问:对每个众生而言,死亡阴影都挥之不去。世人一般选择了逃避,得过且过。修行人该如何面对?  答:人生若不悟禅道,难越生老病死关。  现在的人对世间的一切事无不斤斤计较、绞尽脑汁,对死亡之大事却置之不理,仿佛以为死神已将自己忘却,这实在是掩耳盗铃的自欺之举。  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