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这四种法是联络感情的方法

https://jsl.com.cm/html/view/6775.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四种法是联络感情的方法 浅言之,善知识就是有智慧的人,恶知识就是愚痴的人。善知识有正知正见,恶知识有邪知邪见。合乎佛法就是正知正见,不合乎佛法就是邪知邪见。善知识依照佛法修行,恶知识依照魔法修行,善恶的关键在这个地方来分别。善知识用“四摄法”来教化人。何谓四摄法?...

宣化上人: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

https://jsl.com.cm/html/view/6781.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 无明就是贪痴慢疑,这五种恶业,能令人颠倒发狂。(1)贪心,对顺的境界起贪爱,非得到不可,甚至为达目的不择手段。(2)心,对逆的境界生恨,发脾气,不是骂人,就是打人,甚至杀人。这都是恨心在作怪,令人失去理智,意气用事。有这种心理的人,能令社会...

宣化上人:这是我最欢喜的一个徒弟

https://jsl.com.cm/html/view/6817.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是我最欢喜的一个徒弟 果舜长得像阿难那个样子,阿难给佛当侍者,多闻第一;我这个第二个出家徒弟,虽然没有读多少书,但是也很聪明。他俗家姓姚,一般人叫他老姚;家住在哈尔滨南二十里大南沟屯,以农为业。他在未皈依三宝之前,是一个游手好闲的浪子;吸鸦片打吗啡,吃喝嫖赌无所不...

宣化上人:这两件事情要是不能做到我甚至死也不瞑目

https://jsl.com.cm/html/view/6826.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两件事情要是不能做到我甚至死也不瞑目 在我没有出家以前,参加过天主教的弥撒,也参加过耶稣教的安息会。我发觉天主教、耶稣教普遍被一般人接受,因为圣经翻译成各国很浅显的文字,一般人容易接受教义,所以全世界各处都有教堂、教友。佛教的教义是非常圆满的,为什么没有那么多人信...

宣化上人:这样读书三遍就永远不会忘了

https://jsl.com.cm/html/view/6844.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样读书三遍就永远不会忘了 我读一天的书,旁人二十天也读不了。为什么这样子呢?就因为得到读书的门径了,一心不乱,专心读书,旁的什么也不想;不想吃,也不想喝,也不想怎么穿好衣服、住好地方,什么都不想。 我读书专一到什么样子呢?我告诉你们,你在旁边作戏、打鼓、吹喇叭、吹...

宣化上人:这样的感应,就是地藏菩萨在护佑你

https://jsl.com.cm/html/view/7049.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样的感应,就是地藏菩萨在护佑你   节选自《地藏菩萨本愿经浅释》  ◎宣化上人 讲述  【地藏。吾今殷勤以天人众。咐嘱于汝。未来之世。若有天人。及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种少善根。一毛一尘。一沙一v。汝以道力。拥护是人。渐修无上。勿令退失。】  释迦牟尼佛又说,...

宣化上人:这是通往极乐世界的三张车票

https://jsl.com.cm/html/view/7067.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是通往极乐世界的三张车票   信、愿、行,这是修行净土法门的三资粮。什么叫资粮呢?就好像你要到一个地方去旅行,先要预备一点吃的东西,这叫粮;又要预备一点钱,这叫资。资粮,就是你所吃的和你所需要用的钱。  你想到极乐世界去,也要有三资粮;这三资粮,就是信、愿、行。 ...

宣化上人:这是对师父最不恭敬的表现

https://jsl.com.cm/html/view/7117.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是对师父最不恭敬的表现        我们人切记不要犯两舌、恶口。怎么叫两舌呢?对于这一个人,一个面孔;对另外一个人,又一个面孔。对于甲,就说乙不对,说乙怎么样不好;对乙,又说甲怎么样不好,这都是两舌、恶口的过。或者挑拨离间,令本来团结一致的团体,却因他的破坏而解...

这个咒很短,人有病一念就好了!

https://jsl.com.cm/html/view/7153.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这个咒很短,人有病一念就好了!   药师佛心咒(注音):  die ya ta ong bei kan ze bei kan ze ma ha  喋 雅 他嗡,贝 堪 则贝 堪 则,玛哈  bei kan ze la za sa mu ga die so ha  贝 堪 则,...

宣化上人:这部经是是最究竟、最深、最奥妙的!

https://jsl.com.cm/html/view/7160.html
如何用手机方便访问本站 宣化上人:这部经是是最究竟、最深、最奥妙的! 宣化上人:这部经是是最究竟、最深、最奥妙的!南无阿弥陀佛!愿一切有情离苦得乐究竟解脱得自在《大佛顶首楞严经浅释》17讲到这个地方,我又想起来一个公案。念佛,应该给众生来回向,不为自己来念佛,要为大众念佛。我念一声佛,就回向这个功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