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四》

https://jsl.com.cm/html/view/19806.html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四》 丙 悟后真修   明心见性以前,任你修什么法门,如何用功,都跳不出“盲修瞎炼”的范畴!以未悟真心,于修法即不能无疑。虽亦努力用功,但有疑虑留碍胸中,不安之相即无法避免。而此不安之相即是生死根本,故虽对治功深,不为真修。普照禅师《修心诀》云:“修在悟前,虽则努力用功,不忘...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三》

https://jsl.com.cm/html/view/19807.html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三》 乙 明心见性之证成   经过详细讨论明心见性的意义,我们深切知道它关系佛教至钜。如果佛教徒都来奉行弘扬,加以提倡,佛教即能昌盛兴隆。反是,佛教即将奄奄一息,一蹶不振。因为一个宗教兴亡盛衰,系于它的精神实质如何,如果只有形貌,而无精髓内容,这个宗教一定渐趋衰亡。明心见性是...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二》

https://jsl.com.cm/html/view/19808.html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二》 甲 明心见性之意义   明心见性一词简约总括地解释起来,就是:从究明人们的“心”(本心)的形相与作用,而彻见、领悟、神会生命的根源——“性”(本性)之妙体与真理,以觉醒迷梦,而了生脱死,证大涅。它的意义详细分析起来,至为深广,因为它是这一代时教的精髓所在,可以说三藏十二...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一》

https://jsl.com.cm/html/view/19809.html
元音老人:略论明心见性《一》 略论明心见性 连载于《禅》刊一九九一年第一至四期 绪说   我等众生,从无始旷劫以来,迷失自己本来面目,认妄为真,唤奴作郎,妄起贪嗔,造业受报,如春蚕作茧,自缠自缚,无解脱时。愚者无知,安受困苦,不求解脱;智者虽知生死事大,苦海无边,欲求解脱而苦无其门。如古之外道六师,...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三》

https://jsl.com.cm/html/view/19836.html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三》 二、修法 (一)座上修行   1   问:修心中心法,加座时低于两小时行吗?   答:加座很需要,但不可少于两小时。   2   问:天冷打坐时要不要将头盖起来?眼睛可不可睁?   答:头不能盖,天冷了可以盖到后脑勺那儿,身体都要盖起来。眼睛可以开一线,下垂,开不...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二》

https://jsl.com.cm/html/view/19837.html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二》 (二)关于禅密   90   问:既然佛性不在修,却又何必要修法呢?不如在生活中时时返照,尤其是烦恼现前透不过去时。   答:因为你有无明在,遇事执相,不得自在,故须修行。修,不是修佛性,而是消除无明习气。你能时时处处常摄在定,不随境转,这即是修。修到圆熟,定也不...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一

https://jsl.com.cm/html/view/19838.html
元音老人:佛法修证心要问答集一 一、教理 (一)佛学常识            元音老人  1   问:什么是外道?   答:心外有法就是外道。不受佛化,别行邪法;心游道外,故名外道。究竟来说,罗汉也是外道,因为他有法可得,法执未除。   2   问:何为感应道交?   答:此感彼应也。念佛持咒为“...

元音老人:练就“不理睬”的功夫.

https://jsl.com.cm/html/view/20489.html
元音老人:练就“不理睬”的功夫. 元音老人:练就“不理睬”的功夫.   我们的妙明真心,既不属有,亦不是无,你说它有,无相可见,无声可闻;你说它无,语默动静,行住坐卧,无一不是它在起作用。古德喻之“海中盐味”,“色里胶青”,虽不能目睹,而体实不无。释迦牟尼佛告诉我们,它是真空妙有,妙有真空的大宝藏...

元音老人: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https://jsl.com.cm/html/view/21518.html
元音老人: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超度亡灵最重要的几个咒 根据元音老人海口开示整理 弟    子:师父,我们一般学佛的人都要具有慈悲心的,一些没有学过佛的人死了以后,他自己不能超度,我们学佛的人要帮他超度,应该要怎样帮他超度啊?请您介绍一下。 元音老人:度亡的咒是很多。 弟   ...

元音老人:讲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https://jsl.com.cm/html/view/22108.html
元音老人:讲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元音老人:讲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     观世音菩萨于“楞严经”耳根圆通章中对我们说:‘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空所空灭。生灭既灭,寂灭现前。忽然超越,世出世间,十方圆明,获二殊胜...